第(2/3)頁 我陷入沉思,這相似的顏色背后,是否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陶軒玄色披風掃過經幡的剎那,十八盞長明燈齊齊爆出燈花,噼里啪啦的聲響在安靜的大殿中格外突兀,驚得那幾人撞翻了供桌上的白玉凈瓶,清脆的破碎聲回蕩在殿內。 我被這突如其來的聲響嚇了一跳,心中的不安又增添了幾分。 此前,我就注意到有個身著青銅甲胄的侍衛在附近徘徊。 這時,他走上前來,單膝跪地擦拭濺到我裙角的香灰,青銅甲胄碰觸青磚發出清脆的聲響,驚飛梁間燕雀,"末將記得,三年前穆小姐在護城河救起落水稚童時,用的可是侯爺親授的擒拿手。"他聲音洪亮,"就像此刻,末將只看得見您劍穗上沾的晨露。"我對這位周侍衛的突然出現并不意外,畢竟在這充滿神秘的大覺寺里,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 偏殿轉經筒的陰影里,光線昏暗,我借著漏進雕窗的暮色翻開意外尋得的《伽藍志》,那陳舊的紙張散發著淡淡的霉味。 我小心翼翼地翻動著書頁,心中期待能從這本古籍中找到一些線索。 當看到"永昌七年,帝命國師以洮河硯粉混金箔塑菩薩金身"這段時,懷中的碎硯突然劇烈震顫,那震動讓我的手都跟著發麻,震得書頁間簌簌落下一枚青銅鑰匙——那紋路竟與陶軒虎符背面的饕餮紋一模一樣。 我心中一喜,這青銅鑰匙和虎符之間的聯系,或許能解開許多謎團。 暮鼓聲中,低沉的鼓聲在空氣中回蕩,我渾然不覺陶軒已倚著門框看了半柱香時辰。 他指尖還沾著從住持禪房順來的香灰,映著最后一縷殘陽的眼底,倒映著我鬢邊搖搖欲墜的珍珠步搖,與經卷上逐漸顯現的血色輿圖重疊成詭譎的卦象。 我看著這詭異的場景,心中充滿了疑惑和恐懼。 暮色在經卷上洇開最后一滴殘紅時,我后知后覺地嗅到松煙墨里混著的沉水香,那香氣清幽而淡雅。 我深吸一口氣,試圖讓自己冷靜下來,思考這一切背后的真相。 陶軒的玄色披風帶著體溫落在我肩頭,金線繡的云雷紋擦過頸側,那輕柔的觸感讓我微微一顫,驚得我手肘撞翻案頭銅磬。 清脆余音里,他屈指彈落我發間經年積灰:"穆小姐盯這輿圖的眼神,倒比上個月拆我連環鎖時還要亮三分。"我被他的話逗笑了一下,但心中的擔憂并未減少。 青銅鑰匙在掌心沁出冷汗,那冰冷潮濕的感覺讓我有些心慌,我正要開口,忽見窗外轉經筒無風自動。 十八顆瑪瑙珠子撞碎滿地月光,發出清脆的撞擊聲,慧心師太的灰袍如霧靄漫過門檻,帶著一股淡淡的沉香氣息,腕間沉香佛珠正正壓住《伽藍志》某行小字——"永昌九年,洮河硯山塌,現前朝太廟祭器若干"。 "施主可知,大覺寺觀音像原該捧的是凈瓶?"她枯瘦手指撫過書頁間斑駁的茶漬,那粗糙的觸感讓人有些不適,那處恰是記載帝師批注"罪"字的段落,"三年前老衲親手為菩薩重塑金身時,發現蓮臺里嵌著半塊帶血的洮河硯。"我忍不住開口問道:"師太,這帶血的洮河硯與這一切神秘事件有何關聯?"慧心師太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后說:"這洮河硯或許是打開過去秘密的鑰匙,其中牽扯到前朝的一些恩怨。" 我腕間東珠突然發出細碎蜂鳴,那尖銳的聲音讓我有些心煩意亂,懷中碎硯震顫著在經卷上投下錯亂光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