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勸服中立啟新程-《我在封建王朝逆襲重生》


    第(1/3)頁

    陶軒的指尖縈繞著馥郁的桂花香,炭盆里那張王家密函的灰燼在微風的吹拂下,如同黑色的蝶影般騰空而起,帶著絲絲焦糊味竄入鼻中。

    我望著案幾上被龍井澆透的虎符,那深綠的茶水順著虎符的紋路緩緩流淌,我突然伸手蘸了茶水,指尖感受著茶水的微涼,在檀木棋盤畫了條蜿蜒的黃河,檀木的紋理在指尖摩挲下略顯粗糙。

    "蘇御史家的小公子,上個月是不是在潼關剿匪?"我拿棋子敲著虎符邊緣,清脆的敲擊聲在寂靜的室內回蕩,"聽說他帶回的戰馬全都瘸了左前蹄。"

    陶軒突然握住我懸在棋盤上的手腕,溫潤的觸感傳來,桂花香混著他袖口的松煙墨氣幽幽飄來:"瘸馬過不了玉門關的碎石灘。"

    我們對著棋盤上星星點點的水漬笑出聲,爽朗的笑聲打破了夜的靜謐,驚得帳外值夜的親衛探頭查看,那探頭的動作帶著一絲警惕。

    直到四更梆子響過三遍,沉悶的梆子聲在夜空中回蕩,案頭燭淚堆成紅珊瑚般的山巒,燭光搖曳,光影在墻壁上晃動,我們才用朱砂筆在蘇府地形圖上圈出后花園的涼亭——蘇夫人每日辰時都要在那里煎藥。

    五日后朝會,我扶著嵌八寶的鎏金腰帶,指尖觸碰到八寶的光滑質感,踏進宣政殿時,袖袋里還揣著濟世堂的青瓷藥罐,藥罐的涼意透過布料傳來。

    陶軒落后我半步,玄色蟒袍上的金線在晨光里忽明忽暗,像蟄伏的龍,金線的光芒閃爍,晃得人眼睛微微發花。

    "侯府倒是養了群好鷯哥。"王大人陰陽怪氣的聲音如同一把尖刃刺破殿前白霧,他腰間新換的羊脂玉帶鉤閃著冷光,那冷光帶著一絲寒意,"連蘇夫人藥罐子上的花紋都學得惟妙惟肖。"

    我撫過袖口銀線繡的纏枝梅,銀線的細膩在指尖劃過,故意讓青瓷罐沿露了半寸:"總比某些人強,連賑災糧船的吃水線都要畫蛇添足。"陶軒適時輕咳,金磚地上頓時響起此起彼伏的悶笑——上月王家監造的漕船在洛河傾覆的舊聞,至今還在茶樓話本里翻著新篇。

    辰時三刻的日晷影子剛觸到"午"字,蘇御史的皂靴就踏著銅壺滴漏那有節奏的滴答聲邁進殿門,靴底與地面摩擦的聲音清晰可聞。

    我數著他腰間玉佩撞擊的節奏,清脆的撞擊聲一下一下地傳入耳中,在第七聲時突然轉身:"御史大人可嘗過加了川貝的杏仁酪?"

    老臣扶正歪斜的梁冠,袖口沾著星點藥漬,淡淡的藥香在空氣中彌漫:"世子夫人消息靈通。"

    "靈通不敢當。"我掏出青瓷罐時,袖中早備的潼關砂石簌簌落在金磚上,那細小的砂石滾動聲仿佛是危險的前奏,"只是聽說令郎在碎石灘困了三天三夜,戰馬都磨穿了蹄鐵。"陶軒突然用虎符輕敲龍紋柱,金屬顫音如同尖銳的警報驚得梁上燕子振翅,燕子撲騰翅膀的聲音打破了朝堂的安靜,恰好露出柱身斑駁的刀痕——那是三年前西戎突襲時留下的。

    王大人突然掀翻鎏金香爐,沉香灰撲簌簌落在我的翟衣下擺,一股沉香的氣味撲鼻而來,他臉色漲紅,眼神中滿是憤怒:"妖言惑眾!

    西戎去年才納過歲貢!"

    我盯著他袖口若隱若現的狼頭刺青,突然想起前世這人在城破時第一個豎起降旗。

    陶軒的蟒靴碾碎香灰里的半塊龍涎香,聲音比檐角冰棱還冷,靴底與香灰摩擦的沙沙聲傳來:"王尚書可知西戎使團上月經過潼關時,馬隊里混著多少匹戰馬?"

    蘇御史的梁冠突然歪向右側——這是他在翰林院編史時的習慣動作。

    我趁機展開袖中備好的黃麻紙,密密麻麻的蹄印拓片像極了邊關烽燧送來的加急軍報,紙張的沙沙聲在寂靜中格外明顯。

    "這些蹄印深度..."我故意停頓,看朝陽將紙面映得透亮,陽光的暖意灑在臉上,"足夠載著鐵甲騎兵踏破玉門關。"

    皇帝突然推開龍案上的奏折堆,瑪瑙扳指劃過我呈上的潼關砂石,瑪瑙的光滑與砂石的粗糙形成鮮明對比。

    王大人還要爭辯,卻被陶軒捧出的瘸馬蹄鐵砸中腳背——那鐵片邊緣還沾著西戎特有的紅膠土,鐵片砸在腳背上的悶響讓人心里一緊。

    "蘇大人。"我轉身攔住要溜向殿柱陰影的中立派,"聽說令郎在碎石灘試制的新式馬蹄鐵..."話未說完,陶軒突然用虎符挑起我腰間玉墜,叮當聲里,我們同時望見蘇御史悄悄將青瓷罐塞進了袖袋。

    日影西斜時,我數著龍柱上新增的十三道指甲痕,每一道痕跡都仿佛記錄著緊張的時刻,聽陶軒在殿外吹響當年求親時的《折梅調》,悠揚的曲調在空氣中飄蕩。

    突然有小太監捧著漆盤撞到我跟前,盤中奏折散開,露出戶部新核的糧草數目——恰是前世西戎破關那天的存糧數。

    "夫人當心。"陶軒扶住我后腰的手掌發燙,那溫熱的觸感透過衣物傳來,蟒袍暗紋里藏著我們昨夜推算的三十組軍需數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