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邊境,殘陽如血,將整個戰場染成了一片絢爛的紅色。 陶軒站在尸橫遍野的戰場上,身上沾滿了血跡,疲憊不堪。 空氣中彌漫著濃重的血腥味,混合著焦土的氣息,令人作嘔,那刺鼻的味道直鉆鼻腔。 “報!啟稟將軍,”一名傳令兵快步跑來,遞上一封信,“京城急信!” 陶軒接過信,展開一看,眼神瞬間變得溫柔……他低聲說道:“這丫頭……”夕陽將最后一絲余暉灑在陶軒那張布滿血污與疲憊的臉上,他手中的長槍早已卷了刃,甲胄上也滿是刀劈斧鑿的痕跡。 然而,當他展開那封來自京城的信箋時,所有的疲憊似乎都煙消云散了。 信是穆瑤寫的,字跡娟秀中帶著幾分急切,寥寥數語,卻讓陶軒的心頭涌上一股暖流。 “……夫君親啟,妾身一切安好,勿念。京中諸事繁雜,然妾皆能應付。唯愿君在前線,務必保重,切莫逞強……家中‘貓糧’已備足,君可盡情‘撒野’,妾于后方,靜候君歸……” 陶軒的嘴角不自覺地揚起一抹弧度,這丫頭,總是這般古靈精怪。 他仿佛能看到穆瑤提筆寫信時那狡黠的笑容,還有那雙靈動的大眼睛里閃爍著的光芒。 “貓糧”? 這暗語,也只有他們兩個才懂。 他將信小心翼翼地折好,貼身收起,仿佛那是世間最珍貴的寶貝。 這封信,不僅僅是穆瑤的思念,更是他在這殘酷戰場上唯一的慰藉,是他繼續戰斗下去的動力。 陶軒回到營地,簡單地處理了一下傷口,便立刻召集眾將,商議接下來的戰略部署。 而京城那邊,皇室的猜忌也像一顆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引爆。 深夜,陶軒獨自坐在營帳中,提筆給穆瑤回信。 他沒有用那些華麗的辭藻,只是用最樸實的語言,訴說著自己的思念與擔憂。 “瑤兒,見字如面。為夫一切安好,勿念。邊境戰事雖暫緩,然危機四伏,為夫不敢有絲毫懈怠。京中之事,望夫人多加小心。皇室猜忌,非同小可,夫人切莫與之硬碰硬,凡事以自保為上……” 他洋洋灑灑寫了好幾頁,字里行間,充滿了對穆瑤的愛意與關懷。 他將信封好,交給親信,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親手交到穆瑤手中。 與此同時,京城,侯府。 穆瑤收到陶軒的回信,已是幾日之后。 她迫不及待地拆開信封,一字一句地讀著。 陶軒的字跡剛勁有力,如同他的人一般,充滿了陽剛之氣。 讀著讀著,穆瑤的眼眶濕潤了,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現出和陶軒相處的點點滴滴:他們曾在花園中漫步,歡聲笑語回蕩在耳邊;也曾在月光下互訴衷腸,那溫柔的話語仿佛還在心頭縈繞。 她能感受到陶軒字里行間流露出的深情,也能感受到他所面臨的巨大壓力。 她緊緊地握著信,仿佛這樣就能感受到陶軒的溫度,就能與他并肩作戰。 “夫君,你放心,我一定會保護好自己,保護好我們的家。”穆瑤喃喃自語,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 皇室的猜忌并沒有因為邊境的勝利而消失,反而愈演愈烈。 他們開始暗中調查陶軒的勢力,搜集他的“罪證”,企圖將他徹底鏟除。 邊境的敵軍雖然暫時退去,但也在暗中積蓄力量,謀劃著新的進攻。 他們派遣了大量的探子,潛入大周境內,打探情報,伺機而動。 穆瑤和陶軒都感覺到了這股暗流的涌動,他們知道,一場更大的風暴,正在醞釀之中。 這天深夜,穆瑤正在燈下翻閱兵書,試圖從中找到應對危機的辦法。 突然,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打破了夜的寧靜,那清脆的敲門聲在寂靜的夜里格外刺耳。 “夫人,不好了!”侍女的聲音在門外響起,帶著一絲驚恐,“邊境……邊境傳來消息……” 穆瑤的心猛地一沉,一種不祥的預感涌上心頭。 她急忙起身,打開房門。 侍女臉色蒼白,顫抖著聲音說道:“將軍他……”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