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萬歷竟然突然間下旨,命所有藩王將名下投獻的田地全部登記造冊,交朝廷處理,如若不然,那就削藩! 朝堂之上的文官都認為,這小皇帝大抵是有點人馬就狂到沒邊了。 削藩這種事是可以張口就來的嗎? 那些藩王宗室可都是你老朱家的血脈至親,皇室宗親你都收拾? 再說了,你要削藩那些藩王不會靖難嗎? 建文帝的前車之鑒就擺在那里。 這么搞會天下大亂的! 不過,詭異的是,這一次竟然沒有一個文官上疏勸諫小皇帝不要削藩。 那些別有用心的文官是巴不得藩王趕緊靖難,換個皇帝總比現在這極度叛逆的小皇帝要好。 這小皇帝是什么事都跟他們對著干啊,他們文官都要快被武將給壓住了。 如果他們真被武將給壓住了,那十有八九會跟洪武朝和永樂朝一樣,一點利益都別想分潤,貪六十兩就剝皮充草! 他們自然不想回到洪武朝和永樂朝,所以,他們都想換個皇帝。 有的人甚至已經開始琢磨暗地里投靠哪個藩王好了。 這次他們如果押對寶了那就是從龍功臣啊! 當然,朝中也不全是別有用心的文官。 還有一部分那是沒心沒肺的,或者說,只想做自己的事,不想管閑事的。 這部分文官平時就跟隱形了一樣,沒事壓根就不會上奏,他們自然不可能摻和到削藩這種事里面來。 還有一部分那就是真正為國為民的了。 這種文官雖然不多,但還是有的。 他們心里都很清楚,宗藩問題不解決,大明遲早被這些宗藩給拖垮。 萬歷要削藩,他們自然不會反對。 或許,當初建文朝的齊泰和黃子澄有一個就是穿越的也說不定。 他們知道宗藩問題越到后面會越嚴重,所以,力主讓建文帝削藩。 當然,這是題外話,暫且略過不表。 萬歷倒不是真要削藩,如果藩王宗室真老老實實聽話,把接受投獻的田地全部登記造冊,交給朝廷處理,他是不可能冒著天下大亂的危險削藩的。 因為申時行還沒上奏之前他就考慮過怎么解決宗藩問題了。 那就是開疆擴土,把藩王分封到大明兩京十三省以外的疆域去,讓這幫家伙去剝削壓榨那些跟大明作對的蠻夷。 不過,這會兒沈一貫為了用宗祿問題來收拾張居正舊黨,已然挑起了各地宗藩和朝廷的矛盾。 他如果不出手震懾一下那些藩王,那些藩王估計就要鬧開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