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寧衛-《大明萬歷極度叛逆》
第(1/3)頁
大寧衛,洪武朝塞外第一重鎮,南距永平府邊四百五十里,西南至喜峰口邊四百八十里,自衛至金陵三千四百五十里。
寧王朱權在日大寧衛城也是塞外最大的城池,城中軍民幾近十萬,常年屯糧六十余萬石,洪武朝數次北征皆自大寧衛出兵。
這樣的重鎮竟然說廢就廢了!
大寧衛乃北平行都司駐地,廢棄大寧衛那就是放棄北平行都司方圓千里之地,京城北面頓失屏藩。
永樂朝廢棄大寧衛,不知令多少人扼腕嘆息。
有不敢具名者就曾感嘆,大寧既棄,天壽山與異域為鄰,而宣府、遼東斷左右臂,北虜諸部已列我門庭矣,此為大明膏肓之患也。
可以說,北虜之禍就是源自大寧衛的廢棄。
故欲徹底消除北虜之禍,必先收復北平行都司故地,重建大寧衛。
現在萬歷已然收復北平行都司故地,大寧衛也可以重建了。
北平行都司那茫茫的草原和燕山河谷之中已然到處都是明軍騎兵策馬奔騰的身影,通往大寧衛的道路上那人流和數不清的牲畜更是排成了上百里的長龍。
十月初,他終于帶著十余萬京營和禁軍將士押送著數十萬俘虜和數百萬牛羊馬匹來到了大寧衛所在的老哈河谷。
老哈河谷是一個典型的口袋型,其北面入口處也就十來里寬,南面的河谷卻是一個方圓百余里的山間盆地。
大寧衛城正好位于這連接遼東鎮、薊州鎮和宣府鎮的山間通道交匯之處,守住大寧衛城,則三大邊鎮皆可以此連通。
而且,有大寧衛城在,薊州鎮北面和遼東鎮西面皆可保無虞,宣府鎮東面也有了屏藩,其位置之重要可想而知。
可惜,這么重要的地方偏偏廢棄了百余年之久。
這天下午,夕陽西下,萬歷在上萬禁軍輕騎的拱衛下來到大寧衛城遺址一看,那都不由得嘆息連連。
現在的大寧衛城貌似也就當初的寧王府還能看出一點輪廓來了,其他地方那都是亂七八糟的斷壁殘垣,根本就看不出原來的面貌了。
寧王朱權乃是九大塞王之一,其王府面積那不是一般的大,看外墻的輪廓每一面的寬度那都不下兩里。
也就是說,光是寧王府占地面積就有一千多畝兩千畝,大寧衛城怕是有方圓上十里。
萬歷掃視了一番四周,不由得一愣。
寧王府東北面幾里遠處竟然還有三座塔,那最高的一座怕不有二十丈,還有一座大致也有十丈左右高,另外一座就剩下一截了,不過也有數丈高。
他忍不住好奇道:“那里怎么還有三座塔?”
誰會在塞外建這么高的塔呢?
彭尊古解釋道:“萬歲爺,大寧衛城其實就是遼中京城改建的,那三座塔是遼代的時候建的。”
這里還是遼代的中京城?
京城那得有多大啊?
這個他還真沒聽說過。
萬歷忍不住驚奇道:“遼中京城有多大?”
彭尊古細細解釋道:“遼中京城分為皇城、內城和外城,皇城大致兩里見方,內城長大致四里,寬大致三里,外城東西長八里半左右,南北寬七里左右。”
這么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