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東林來了-《大明萬歷極度叛逆》
第(3/3)頁
這是歷史的必然,或者說,清流就好這一口。
清流嘛,愣頭青很多,喜歡指指點點,很容易得罪那些不該得罪的權貴,所以,被貶職乃至罷黜的清流官員簡直多如牛毛。
這些人大多會變成憤青,也就是憤怒的青年。
他們大多雖然年紀已經不小了,那心中的憤怒卻是一點都不會變少。
這些人都是憋了一肚子火,只想罵人啊,罵那些貪官污吏,罵那些以權謀私的權臣,罵那些收拾他們的人,甚至,罵那些不按他們想法來的人。
問題,他們罵人總得有人聽啊,如果一個人坐家里罵,不但沒人聽,家人還以為他們是神經病呢。
東林書院是個好地方啊。
這地方罵人不但有學子聽,還有清流同好聽,還有清流同好跟著一起罵,或者說,針砭時弊。
這地方簡直就是為他們量身定制的啊,對于那些郁郁不得志的清流來說,這里就是圣地。
他們再大肆吹噓一番,這里自然也就成了所有清流的圣地。
說實話,一開始東林還是挺純粹的,他們純粹就是一幫郁郁不得志的憤青。
他們并沒有想著結黨營私,爭權奪利,他們也就是想罵人或者想找個發泄憤怒的地方而已。
這一點從顧憲成最后的歸宿就能看出來。
他修復東林書院之后那就一直在家講學,哪怕后面東林漸漸勢大,很多官員上疏請求萬歷讓他重新任仕,萬歷也同意了,授了他一個南京光祿寺少卿。
如果他真想爭權奪利,以他在東林的威望,只要他重新出仕,升到五寺正卿乃至六部尚書對他來說那都是相當簡單的事情。
但是,他就不去,他就待家里講學,一直講到死。
包括他的弟弟顧允成,那也是進士出身,那也是一直在家講學,一直講到死那都未再赴朝中出任任何官職。
所以說,東林一開始的目的并不是結黨營私,爭權奪利。
至少創始人顧憲成和顧允成兄弟的目的不是。
只是后來那些別有用心的官員加入了東林,并漸漸掌控了東林,東林才成為那些官員爭權奪利的工具。
特別是那些有晉商和徽商背景的官員加入東林之后,東林就不再是一股清流了,而是一潭渾濁不堪的渾水。
當然,這些都是后話,暫且就略過不表了。
總之,東林這會兒在清流之中那是如日中天。
朝中那些清流官員也漸漸偏向東林了,包括督察院左都御史高茂才,刑部尚書辛自修,大理寺卿張夢鯉等等,那都開始出聲附和東林了。
歷史上親近東林的官員中并沒有這些人,那是因為東林還未出世這些所謂的清流官員便被人給整下去了。
現在托萬歷的洪福,他們沒有被人整下去,他們自然會親近東林。
這也是歷史的必然,因為東林罵的是他們的政敵浙黨啊,罵得太好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