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浙黨也的確通過李家控制了遼東鎮。 不過,他們干出來的事情卻是人神共憤! 他們將全遼軍民之利吞得一干二凈,使得遼東經濟漸漸凋敝,軍備逐漸廢弛。 楊鎬和李如梅為了撈功績甚至沒有上報兵部,私自領兵出塞,結果損失將校十余員,兵丁數百。 這些還不算什么。 歷史上,萬歷朝鮮戰爭中唯一的一場大敗就是因為楊鎬在蔚山之戰中想將大功留給李如梅。 明實錄記載,是役,陳寅乘勝登蔚山城,援枹鼓之,可滅此朝食,忽鳴金而退,楊鎬不欲寅功在李如梅上也,故功垂成而復敗。 那時候明軍已然攻破了蔚山老城,五萬大軍趁勢圍攻倭寇所建的倭城,血戰十二個晝夜之后,游擊將軍陳寅率三千浙江兵攻破倭寇最后一道防線,眼看就要殺入倭城,殲滅里面的倭寇,楊鎬突然命人鳴金,令陳寅撤回來! 原來楊鎬是看蔚山之戰大勝就在眼前,倭城內倭寇已然可以輕松拿下,所以想等李如梅趕過來再發起總攻,讓李如梅立此大功。 誰知道,李如梅還沒趕過來,氣溫便劇降,滴水成冰,倭城地勢又高,倭寇連夜潑水,使得山坡如同冰面,根本無法攀爬進攻。 看過某些戲的人應該都知道,屬國朝鮮的冬天有多冷,倭城里的倭寇就憑借這冰天雪地守到了第二年正月。 這個時候,倭寇援軍也趕過來了。 楊鎬聽聞大批倭寇援軍趕到,竟然直接丟下五萬大軍逃往屬國朝鮮王京! 主帥突然跑路,四面圍攻倭城的明軍頓時大亂,撤退的時候那都亂成了一鍋粥。 倭寇趁勢掩殺,五萬明軍精銳被斬首兩萬余,其余全部受傷,若不是吳惟忠率數千戚家軍拼死斷后,五萬大軍恐全軍覆沒! 這就是萬歷援朝戰爭中明軍唯一的一次大敗,也是倭寇吹噓他們跟大明打了個平手的資本。 其實,這里面有很大的貓膩,吳惟忠后面審問了逮到的倭寇俘虜,結果發現倭寇的援軍和倭城內的守軍加起來都沒五萬。 楊鎬根本不派人去查探敵情,直接就跑了,搞得五萬大軍群龍無首,無人指揮,不敗才怪。 或許,他就是故意讓明軍大敗,因為浙黨通倭,沈惟敬當時就在屬國朝鮮給倭寇帶路,而且還被錦衣衛密衛給逮到了! 楊鎬有沈一貫罩著,經此大敗也只是被革職查辦而已。 后面建奴進攻遼東,他竟然又被重新啟用為遼東巡撫,理由是他熟悉遼東兵事,說白了就是他跟李家關系好,遼東軍其他人指揮不動,只有沈一貫的得意弟子楊鎬才指揮得動。 結果,原本是一場平推過去就能取勝的大戰,楊鎬卻莫名其妙的兵分四路,他竟然讓其他三鎮總兵率軍先沖過去消耗建奴實力,然后讓遼東總兵李如柏率遼東軍主力去撿便宜! 而且,因為劉綎在蔚山之戰大敗后曾經當眾怒罵他臨陣脫逃,白白葬送了兩萬多將士性命,兩人因此結仇,他竟然直接命劉綎率孤軍殺入建奴腹地,去攻打建奴老巢赫圖阿拉! 這一下,三路人馬被建奴各個擊破,李如柏所率的遼東軍主力還沒趕到薩爾滸,前線便傳來大敗的消息,這家伙竟然率軍調頭就跑,遼東軍主力頓時大亂,被自己人踩踏而死的都有數千! 薩爾滸之戰就這么莫名其妙的大敗。 楊鎬是真不會打仗嗎? 那是不可能的,這家伙能多次出任巡撫經略,兵書肯定是讀過一點的,正常情況下就不可能干出這種匪夷所思的事情來。 他就是故意的! 蔚山之戰他就是故意敗給倭寇。 薩爾滸之戰他就是為了報私仇故意讓劉綎去送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