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一仗打得也太離譜了。 他都不知道自己手底下出了多少內奸和帶路黨。 這個時候他還能怎么辦呢? 說實話,一國之主遇到這種事沒發瘋就算是不錯了。 歷史上,崇禎二年己巳之變,崇禎的都被干瘋了,直接就將率軍前來勤王的袁崇煥凌遲處死! 有的人很不理解,崇禎為什么要把千里迢迢率軍趕回來勤王的袁崇煥給活剮了。 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有人說袁崇煥就是內奸,就是帶路黨,崇禎信了。 那個時候的崇禎的確被干瘋了,因為他沒有靠山啊,他只能靠自己,他自己若是扛不住,大明就亡了。 這個時候的朝鮮國王李昖倒還不至于發瘋,因為他還有大明這個大靠山可以依靠。 他一路逃奔義州之后,立馬派出數撥使者向大明求援,急得就如同火燒屁股一般。 這個時候,史料記載就變得亂七八糟了,尤其是六月十五這一天。 因為六月十五這一天發生的事太多了。 屬國朝鮮的史料記載,六月十五這天他們向大明求援,倭寇已然占領整個朝鮮三京八道,就剩下義州城這個小角落沒有被攻陷了。 東瀛的史料記載,六月十五這天他們才拿下平壤城。 大明的史料記載,六月十五這天,明軍先鋒都已經渡河支援屬國朝鮮了! 這里面又有貓膩。 大明這邊記載的肯定沒有問題,因為六月十五渡江過去的明軍上千騎出現了傷亡,游擊將軍史儒都陣亡了。 如果按屬國朝鮮的記載,那就不對了,因為鎮江堡距離大明京城足有一千多里將近兩千里,哪怕八百里加急打個來回都得五六天。 而且,那時候的萬歷已經不理朝政了,更何況,出兵支援屬國這種大事不是一拍腦袋就能決定的。 也就是說,屬國朝鮮應該是在六月初就向大明求援了,要不然大明不可能在六月十五出兵,而按東瀛倭寇的記載六月十五他們才攻陷屬國朝鮮的平壤城。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權栗和李舜臣都沒有死在萬歷二十年,他們都還在全羅道苦苦堅持呢,什么三京八道全失守了? 很明顯,屬國朝鮮記載的史料就有很大的問題。 為什么會有這么混亂的記載呢? 到底是誰在胡亂記載,又或者出于什么目的這么記載呢? 總之,這一仗打得很離譜很離譜,離譜到讓人無法理解。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