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居昌只是一座小城,但是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因為居昌連接著全羅道腹地光州、羅州和慶尚道腹地星洲、大丘。 全羅道和慶尚道中間的山地也就經(jīng)過居昌的這條大道連通。 這兩地中間也就這條大道,其他都是山間小路,大軍根本不能通行。 如果不走居昌那要么從北面忠清道繞行,要么走最南端的沿海大道,那都要繞很遠的路。 這么一個重要關(guān)隘,按理來說是要派重兵把守的,不但居昌城里要有人馬駐守,城外的山頭上也要駐扎人馬策應(yīng),這樣才能確保萬無一失。 不過,令人奇怪的是,駐守居昌的倭寇并不多,好像總共也就四五千人馬,而且全在城里。 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倭寇難道不知道居昌的重要性嗎? 這天一大早辰死許,戚繼光便和李舜臣一起爬上了居昌城西面兩三里最高的一個山頭,趴山頂上用望遠鏡細細查探了一番。 他知道,萬歲爺很關(guān)心兩千武舉人的安危,所以,他親自跑過來指揮來了。 這居昌城的守備著實有點讓他無語。 倭寇好像壓根就不知道居昌城的重要性,根本就沒有派重兵把守,防御設(shè)施那也是稀松平常,根本沒有加強。 他細細掃視了一番,隨即問道:“李將軍,攻打全羅道西面的倭寇好像也是四個軍團吧?” 李舜臣連連點頭道:“是啊,攻打全羅道西線的是倭寇第七軍團毛利輝元部、倭寇第十軍團上杉景勝部、倭寇第十一軍團蒲生氏鄉(xiāng)部和倭寇第十二軍團伊達政宗部?!? 這邊四個軍團人馬好像比北線四個軍團人馬還多啊。 戚繼光頗有些不解道:“西線的倭寇死傷好像不是很大吧?” 李舜臣還是連連點頭道:“是啊,這邊四個軍團進攻并沒有北線那么猛烈,他們的死傷并不是很大。” 那就怪了。 西線進入全羅道的大路就兩條啊,一條是中間的居昌,一條是南面的河?xùn)|。 倭寇是不可能走山間小道的,轉(zhuǎn)進去他們恐怕會迷路。 也就是說,倭寇四個軍團十多萬人馬需要駐守的前線城池也就居昌城和河?xùn)|城。 居昌城乃是西線的核心,比河?xùn)|城重要多了,倭寇竟然只派了四五千人馬駐守! 這到底怎么回事? 戚繼光想了想,又問道:“居昌城這一邊是倭寇哪幾個軍團負責(zé)進攻的?” 李舜臣不假思索道:“這邊就是毛利輝元的第七軍團。” 毛利輝元好像不是很出名,但他的祖父毛利元就,他的父親毛利隆元,他的叔叔吉川元春和小早川隆景在東瀛都很出名。 他們毛利氏的實力也很強,其領(lǐng)地包括本州的周防國、長門國、安藝國、石見國、備后國、出云國、隱岐國、備中國、伯耆國、美作國和九州的豐前國。 毛利氏僅次于豐臣氏和德川氏,乃是東瀛第三大勢力。 這一次第一批進攻屬國朝鮮的九個軍團就有兩個軍團出自毛利氏,包括毛利輝元的第七軍團和小早川隆景的第六軍團。 而且,毛利輝元的第七軍團是人馬最多的,足足有三萬人馬,其實力之強可想而知。 但是,毛利輝元的第七軍團戰(zhàn)績卻并不是很好,慶尚道原來的幾路義軍好像都跟倭寇第七軍團交過手,勝負參半,好像誰也奈何不了誰。 戚繼光作為這次滅國之戰(zhàn)的主帥那是做過很多功課的,這些他都細細了解過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