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賠得起嗎? 如果反過來,明國那都賠不起! 他之所以一年能賠出兩百萬兩銀子和一百四十萬石的糧食,那是因為東瀛有個大銀礦。 東瀛就出產白銀,這才是他有錢賠的原因。 若是東瀛不出產白銀,一年兩百萬兩他都賠不起。 這是史實,東瀛石見銀礦就是這一時期世界上產銀量最大的銀礦。 根據后世統計,石見銀礦產銀量最高的時候足足占了當時世界白銀產量的三分之一! 而根據東瀛史料記載,石見銀礦產量最高的那一年足足產了三十八噸白銀。 這還鬧了個大笑話呢,有人竟然說石見銀礦白銀儲量只有兩百噸。 開玩笑呢,兩百噸,人家礦洞都開了幾百個,哪怕一個礦洞每天就十個人開采,每個人每天采出的礦石才能提煉出一兩白銀,幾百個礦洞也是幾百斤白銀一天的產量。 人家最多的一年產了三十八噸,而且,石見銀礦足足開采了四百多年。 可以說,東瀛戰國亂世之后豐臣秀吉之所以有足夠的錢征召幾十萬人馬入侵屬國朝鮮,那就是因為有石見銀礦。 不過,現在石見銀礦的產量并沒有達到三十多噸一年。 這會兒沒有采礦機械,靠純人工他們最多也就能采到四百多萬兩一年。 而且,石見銀礦在毛利氏的地盤,豐臣秀吉還不能獨吞這四百多萬兩。 現在他一年也就能從石見銀礦抽成三百多萬兩白銀。 明國皇帝竟然讓他每年賠付三百萬兩白銀! 他還怎么活,靠稅賦收入嗎? 那也跟開玩笑一樣。 東瀛還不到明國一成大呢,耕地那也不到明國的一成,一年稅賦收入是多少可想而知,靠稅賦收入他連幾十大軍的糧餉都發不出來! 他貌似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毛利氏每年分潤去的百來萬兩賠付給明國。 不過,這個想都不要去想。 他還得靠著毛利氏大軍鎮守北九州和本州西部呢。 如果把人家白銀全搶了,人家拿什么來發糧餉? 豐臣秀吉皺眉沉思了好一陣,這才緩緩搖頭道:“這個也不可能,如果每年賠付三百萬兩,我們會連大軍的糧餉都發不起。” 你就不能砸鍋賣鐵先把九州將士全贖回來再說嗎? 小西飛用眼神余光掃了掃滿屋子的黃金,心中不由暗自嘆息一聲。 太閣殿下其實挺奢靡的,建造大阪城的花費那就不止幾百萬兩,還有這黃金茶室,還有天守閣那隨處可見的黃金裝飾,加起來也不止幾百萬兩白銀。 他能讓太閣殿下把這黃金茶室和天守閣里的黃金裝飾全拆了,鑄成金錠賠付給明國嗎? 這個明顯不能。 他也只能暗自嘆息一聲,隨即小心問道:“太閣殿下,那九州將士怎么辦呢?” 九州將士怎么辦? 豐臣秀吉又忍不住皺眉道:“這個問題你再跟明國皇帝去談談吧,你有沒有問明國皇帝,其他將士什么時候放回來。” 小西飛連連點頭道:“問了,明國皇帝說,今年把本州島的俘虜全放回來,明年把四國島的俘虜全放回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