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萬歷讓毛利輝元策動德川家康起兵,毛利輝元好像成功了。 不過,德川家康卻沒有率先出兵,這家伙竟然寫信邀上杉景勝、伊達政宗和蒲生氏鄉一起出兵! 這就有點讓人看不懂了。 毛利輝元寫信邀德川家康一起出兵夾擊豐臣秀吉還可以理解。 畢竟,德川家康跟豐臣秀吉是死對頭,德川家康就算暫時不想出兵也不可能把毛利輝元這個送上門來的盟友給賣了。 德川家康直接寫信邀上杉景勝、伊達政宗和蒲生氏鄉一起出兵就有點讓人不能理解了。 這三人之中但凡有一個不愿意跟他一起出兵收拾豐臣秀吉的那都有可能會出賣他。 因為這是個選邊站隊的問題,不愿跟德川家康一起出兵那就得趕緊選豐臣秀吉,不然德川家康一怒出兵打過來那就是孤立無援了。 德川家康貌似不明白這個道理,他竟然冒冒失失寫信邀三人一起出兵。 上杉景勝好像明白這個道理,收到信就趕緊向豐臣秀吉告密,以示選豐臣秀吉那一邊。 伊達政宗好像也明白這個道理,收到信就趕緊回信,提出自己的條件,表示愿意一起出兵。 蒲生氏鄉貌似不明白這個道理,這家伙竟然一點反應都沒有,不選德川家康也不選豐臣秀吉。 那么,到底是誰不明白呢? 其實是上杉景勝! 因為他沒看清楚形勢。 他大抵是認為大明真是禮儀之邦,不會攻打東瀛本土,而現在東瀛之主是豐臣秀吉。 德川家康只是一方諸侯而已,實力肯定不如豐臣秀吉。 事實好像也是這樣,豐臣秀吉本身的人馬好像就比德川家康多,而且實力排名第三的毛利輝元從來就不違抗豐臣秀吉的命令,實力排行第四的前田利家那更是豐臣秀吉的知交,肯定站豐臣秀吉這邊。 東瀛實力排名前四的兩家都站豐臣秀吉這邊,加上豐臣秀吉自身就是三家,三對一,德川家康拿什么贏? 這就有點膚淺了。 他只看到了表面,沒往深層想。 德川家康沒一點把握會冒冒失失寫信邀他們一起出兵嗎? 這點才是關鍵。 東瀛戰國百余年,爾虞我詐的事多了去了。 如果沒看清形勢就貿貿然選邊站隊,那會死得很慘。 伊達政宗就看清形勢了,所以毫不猶豫的選擇站德川家康。 蒲生氏鄉可能沒看清形勢,又可能沒想明白德川家康憑什么這么有把握,所以沒有貿貿然選邊站隊。 這兩人才是明白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