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千秋功業-《大明萬歷極度叛逆》
第(2/3)頁
歷朝歷代都是如此,很多時候老百姓就缺這口救命的糧食啊。
這片大平原還不是上億畝,而是兩億多畝,而且這邊的黑土地相當的肥沃,畝產基本能達到三石以上。
如此多的糧食拉出去能全活多少百姓?
這條大運河必將如同京杭大運河一般,造福百姓上千年乃至數千年。
他的名字也必將隨當今天子一起載入史冊,流芳千古!
不過,這條大運河要修建起來并沒有這么容易。
他平復了一下激動的心情,又細細想了想,隨即小心道:“萬歲爺,從慶云驛到東遼河一下因為有遼河支流,糧食物資用八爪船還能轉運。
但是,過了東遼河,那便離開遼河水系了,我們的快船還劃不過去,一百多萬青壯、七八百萬男女老幼的糧食物資靠遼東鎮調派而來的萬余輛糧車還遠遠不夠啊。
微臣斗膽,請萬歲爺調集更多的糧車過來,以保證東遼河以北的糧草物資供給。”
這個其實就是他要先修建大運河的主要原因。
因為沒有大運河來轉運糧草物資,那不要說種地了,就連過冬的房舍都修建不起來。
這邊的房舍可都要配上鍋爐,而且還有磚頭和木頭等物資那都得在別的地方準備好拉過來,到這邊準備那肯定來不及了。
如果這么多的物資全靠馬車來轉運,那大明所有馬車全部調集過來都不夠。
現在一百多萬青壯、七八百萬男女老幼還只是需要拉點糧食和基本的生活物資而已,一萬輛馬車那都已經不夠用了。
這馬車肯定得配夠,七八百萬男女老幼的糧食和基本生活物資必須保證。
萬歷毫不猶豫道:“神樞營兩萬輛戰車其實也可以當糧車用,朕全部調撥給你,夠不夠?”
這個還是不夠啊。
曾同亨硬著頭皮道:“萬歲爺,神樞營兩萬輛戰車加上遼東鎮調集而來的一萬輛糧車那也才三萬輛啊,三萬輛馬車也只能保證東遼河以北百余里三百余萬男女老幼的糧食物資供給,還差一大半。”
這意思最少還需要最少四萬輛馬車是吧?
現在水師快船那都得轉運物資,肯定是沒辦法拉這么多馬車過來了。
看樣子只能從附近的邊鎮調撥了,按邊軍標配,五萬邊軍就是一萬輛糧車,十萬邊軍就是兩萬輛糧車。
他們這些年可是一直在給邊鎮打造糧車,各個邊鎮的糧車那都差不多配齊了,至少京城附近的幾個邊鎮的糧車肯定是配齊了。
萬歷細細想了想,隨即果斷道:“單將軍,速速派快騎八百里加急傳朕口諭,命遼東鎮把剩下一萬輛糧車調過來,命薊州鎮、宣府鎮、大同鎮各調派一萬輛糧車過來,速度一定要快。”
單思南連忙拱手躬身道:“末將遵旨。”
說罷,他便疾步而去,安排快騎傳旨去了。
萬歷見狀,又問道:“于野,可還有什么需要?”
曾同亨細細想了想,隨即拱手躬身道:“多謝萬歲爺,微臣暫時想不到還缺什么,微臣這就去各河段巡查督導,今年微臣一定將松遼大運河修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