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太玄破妄-《貧道趙志敬,弟子遍諸天》
第(1/3)頁
八月金秋,華山玉女峰上層林浸染,天氣已經不似先前蒸籠般炎熱,此時又正值清晨,溫度尤其適宜,叫人神清氣爽。
玉女觀劍臺上,一群十歲左右,最大年紀不超過十六歲的新入門弟子,隨著專門傳授內功的徐拙徐長老打坐吐息,引天地之氣入體,化為自身內力。
這全真大道歌作為昔年全真教的入門功法,雖然進境緩慢,但勝在將能修習者的根基筑牢,而且沒什么門坎,全看個人是否肯努力。
而華山派這百年來一直在改進的內功心法,除了資質悟性過人的弟子外,就是帶藝投師本身已經有了一定根基,所以在很多地方直接將作為基礎的部分略過。
簡單點說,就是有些急功近利,作為一個江湖門派來講,如此做法不能說是錯,畢竟誰不希望門中的高手越多越好?
但是天賦異稟的奇才可遇不可求,帶藝投師的外人少了一份香火情,無法同心同德,因此時間一長,就能發現如竭澤而漁一般的危害。
有鑒于此,宋青書便將全真大道歌重新作為入門心法傳授,教人收心息念,固精養氣,之后輔以拳腳招式,作為入門以后的第一項測試。
天資高的,打好基礎后自能在今后需要悟性的時候一飛沖天;稍平庸一些的,只要肯下苦工,也未必落于人后,將來同樣能夠出人頭地。
最重要的就是,宋青書希望經過這種方式薪盡火傳,等到未來某天自己離開后,華山派可以繼續傳承下去,徐拙、張堯、關月柔他們,同樣能夠以這里為根本,讓各自的家族開散葉,生生不息。
而宋青書本人,作為華山派掌門收下這許多弟子后,只能依靠水磨工夫慢慢積累的內功,再次有了加速增長的跡象。
“張真人百年童子功,修為自然是不可估量,但我要與他爭奪那天下第一,卻不應全靠內力硬拼。”
“至于三次論劍時賴以取勝的先天一陽指,雖然威力無窮,可終究是先賢所傳,與旁人交手時使出倒也沒有什么,不過面對開創出全新武學境界的張真人,未免顯得取巧和失禮。”
看著玉女觀劍臺上一片朝氣蓬勃的景象,茁壯成長的孩童們如旭日般冉冉升起,宋青書忽然心有所感,跟著快步來到了祖師論劍閣。
“獨孤九劍,只守不攻,可以破盡天下任何武學招式;而太極劍法以靜制動,以不變應萬變,足可立于不敗之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