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身似老松,劍如柔風。 隨著一招招的劍法自張三豐用出,張三豐的聲音亦是在真氣傳音下傳入涼亭內的沈平安耳中。 “太極者,無極生,動亦之機,陰陽之母,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亦皆及神鳴” 看著正在演練《太極劍法》時同樣將心法口訣徐徐吐出的張三豐,沈平安以及燕十三如何不知此時張三豐的舉動。 赫然是想要將《太極劍法》傳授給他與燕十三。 若是換了其他的武學,別說沈平安,即便是燕十三,或許都會不屑一顧。 可現在傳授武學之人的是張三豐。 并且所傳授的武學還是作為天階上品的《太極劍法》。 哪怕是燕十三在猶豫了片刻后,都沒有選擇回避,而是靜心凝神觀看了起來。 片刻后,一道系統提示信息驟然自沈平安身前彈出。 【叮,檢測到天階上品武學《太極劍法》,是否學習?】 看著面前的提示信息,略微思索一下后,沈平安心中一動。 “學習”。 就在念頭落下的瞬間,系統的提示信息再一次自沈平安的腦海之中浮現。 【叮,檢測到宿主悟性達到“萬里挑一”級別,《太極劍法》自動提升至“登堂入室”層次】。 系統提示落下的瞬間,一道道訊息驀然自沈平安的腦中浮現。 而沈平安的意識,亦是再次被拉入到了那云霧彌漫的山巔上。 伴隨著沈平安意識內置身于云海之中人影揚劍而動,沈平安自身對于《太極劍法》的領悟亦是不斷的加深。 直至沈平安自身對《太極劍法》的掌握已經達到了“登堂入室”的層次,沈平安的意識才自動回歸到體內。 可隨著對于《太極劍法》的理解達到了“登堂入室”的層次,沈平安卻并未急著睜開眼睛。 固然,以今時今日沈平安劍道第三境人劍合一的劍道修為,確實要勝過張三豐。 但論及武學見識以及武學造詣,比起張三豐而言卻是天差地別。 而《太極劍法》是張三豐由《太極拳》轉變而來。 劍法之中同樣蘊含了以柔克剛、靜中求動、動中求靜等特性。 又具備陰陽共濟之理。 這些特性和蘊含的武道真意,即便是在劍道之中,都頗為獨特。 現在的沈平安雖劍道修為高深,但在武學的見識上,實則甚至比起宋遠橋或張松溪這些武當的二代弟子而言,都要遜色不少。 這也是為何以沈平安的悟性以及劍道造詣,都并未主動去創造一門武學的原因。 非是不愿,而是武學方面的積累不夠。 對于現在的沈平安而言,正是需要集各家之長的時候。 這也是為何沈平安在發現張三豐想要傳授他《太極劍法》的時候并未出言拒絕的原因。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