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額……”吐槽著自己弄出來的bug,大腦飛速的旋轉著,“哦,我下午不是去圖書館了嘛,那個范老師推薦給我的,說讓我體驗下其中的道理”。他并不是個有急智的人,只好實話實說。 “你為什么去圖書館?有問題!絕對有問題!”一臉我知道你有秘密的欠揍表情 “死一邊去,我妹要找個資料,我幫她去查一下……” “你就編吧,啥資料網上查不到,還要去我們那個破圖書館!哎,孩子大了,跟爸爸不親近了!” “你有完沒完?要不要嘗嘗老子沙包大的拳頭?”瞪著眼,一臉裝出來的兇狠,每次自己沒話說的時候都只能裝出這幅表情。 “以德服人,以德服人!你就這點不好……算了,不說就不說唄,早晚為父會知道!”張子睿知道問不出啥來,就坡下驢道,“來,我瞧瞧這是個啥好玩的游戲?”說著已經進入了游戲界面。 起初,他的動作略顯笨拙,顯然對游戲的操作還不熟悉。他小心翼翼地移動角色,試圖完成簡單的任務。但僅僅二十分鐘后,他已經能夠熟練操作,連連通關。手指在手柄上飛快地滑動,動作流暢而精準,仿佛早已掌握了這款游戲的核心邏輯。屏幕上的畫面隨著操作不斷變化,每一個指令都準確無誤地被執行,沒有絲毫遲疑或失誤。他不再像剛開始時那樣小心翼翼,而是顯得游刃有余,甚至偶爾還能分心與李軻聊幾句。 無論是新增案板還是新增廚師,這些看似簡單的改動都在張子睿的掌控下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他似乎天生就懂得如何優化資源配置和分工協作:當廚房里缺少案板時,他會迅速調整布局,為廚師騰出更多空間;當訂單量激增時,他又會果斷增加人手,確保每個人都能專注于自己最擅長的部分。這種安排不僅讓整個流程更加高效,還極大地減少了錯誤發生的概率。 顯然,張子睿并沒有看過那本《做事的科學》,他自己也并不知道這些背后隱藏的原理。對于他來說,這一切不過是基于直覺的自然反應。他并沒有刻意去分析為什么新增案板會讓效率提升,也沒有思考過為何多一名廚師就能顯著改善工作節奏。但正是這種純粹的、未經理論干預的行為,卻意外地遵循了《做事的科學》中關于流程設計的基本原則——通過合理分配資源、明確職責分工以及靈活應對需求變化,盡量降低變動性,可以大幅提升整體效率。 李軻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他原本以為,只有經過系統學習才能真正理解這些復雜的概念,但張子睿的表現卻讓他重新審視了自己的想法?;蛟S,人類的大腦天生就具備某種解決問題的能力,即使缺乏理論指導,也能憑借直覺找到最優解。而那些被寫進書本里的規則,可能只是對這種本能的一種總結和提煉罷了。 想到這里,李軻不禁陷入了沉思。如果實踐真的先于理論存在,那么我們是否過于依賴書本知識,而忽略了自身潛在的創造力?張子睿的游戲過程就像是一場無聲的實驗,證明了即使在沒有明確理論支撐的情況下,人們依然可以通過反復嘗試和經驗積累,找到通往成功的道路。這種發現既讓他驚嘆,也令他深思。 又過了十分鐘,張子睿漸漸對《分手廚房》失去了興趣。放下手柄,身體往后一靠,隨意地往床邊一躺,語氣輕松地說道:“其實這類游戲都差不多?!彼哪抗鈷哌^屏幕,帶著一種玩味的神情,仿佛已經看穿了這些小游戲的本質。 “比如有個伐木的小游戲,”張子睿繼續說道,聲音里透著幾分漫不經心,“最開始的時候,你只有一個人在森林里砍樹,每砍一棵樹就能獲得一點木材。然后,用這些木材建造一個處理站,用來生產更多的伐木工。這聽起來好像挺簡單的,對吧?但問題馬上就來了——隨著伐木工的數量不斷增加,原本那個小小的處理站就變得不堪重負,成了整個流程中的瓶頸?!? 說到這里,他停頓了一下,似乎在回憶自己曾經玩過的類似游戲?!坝谑悄?,你就不得不暫停伐木,把資源全都投入到擴建處理站上。這樣做的結果就是,你的伐木速度短時間內會下降,甚至可能完全停滯,因為所有的精力都被用來優化基礎設施了?!睆堊宇5穆曇糁饾u帶上了些許調侃的意味,“但這還沒完!等處理站升級完成后,你會發現伐木效率確實提高了,可新的問題又出現了——伐木工越來越多,附近的樹木卻越來越少,于是你又要考慮開辟新的地圖或者尋找更高效的伐木方式……” 他嘆了口氣,臉上掛著一絲無奈的笑容:“反正所有資源類游戲都是這個套路。一開始給你一個小目標,讓你覺得很容易達成,然后通過不斷設置新的障礙和挑戰,逼迫你去調整策略、優化系統。說白了,就是在重復‘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只不過換了個更有趣的包裝罷了?!? 張子睿的話音剛落,屋內短暫地安靜下來。李軻靜靜地聽著,腦海中卻浮現出無數畫面:從簡單的伐木游戲到復雜的經營模擬,再到那些隱藏在日常生活中的管理邏輯,它們之間似乎存在著某種奇妙的聯系。而這一切,正是他之前從未注意過的。他從未想過,這些看似簡單的游戲竟然蘊含如此深刻的道理。 這讓他忽然有點沮喪,自己以前只是在機械地玩游戲,根本沒有深入思考其中的機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