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但養女卻打定主意要嫁入高門,她挑來挑去,覺得挑不熟的人家下手似乎有點難,目光盯上了養母的娘家,她看上了養母的侄子。 原身雖然覺得為難,但還是硬著頭皮跟娘家嫂子說了一次,被嫂子委婉拒絕。 原身本以為這次和容國公府那次一樣,到了這個地步事情就能結束。 卻沒想到婆母大發雷霆,丈夫都冷臉指責她虛情假意對養女沒有真心,就連兒子也以一種不贊同的目光看著原身,原身幾乎遭受到全家人的指責。 他們逼著原身要她促成這門婚事。 頂著巨大的壓力,原身又回到娘家,和嫂子再次提起這門婚事。 娘家侄子剛剛中舉,是鄉試解元,所有老師都對他的才學贊不絕口,娘家嫂子打算等一年后兒子會試考中進士,再給他談一門有助力的好親事。 娘家侄子的仕途早就規劃好了,整個家族都期盼著這個孩子未來像曾祖父一樣,做到文臣巔峰,壓根就不樂意與勛貴人家結親,別說侯府養女了,就算是侯府嫡長女,他們都不樂意。 哪怕原身娘家強烈反對,養女最終還是嫁了進去。 在侯府的賞花宴上,一場突如其來的算計,侄子被人以原身的名義叫到后宅,在一眾貴夫人的注視下,養女故意設計跌入他的懷中。 娘家嫂子以為這是原身的算計,簡直氣瘋了,事后就與原身斷絕往來,就連娘家哥哥也指責原身手段卑劣。 原身本想辯解,但養女哭訴,丈夫和婆母又強壓著,逼著原身在娘家認下這件事,目的僅僅是不希望養女背上一個“心機深沉”的名聲嫁入楚家,以致夫妻失和。 養女的運氣比原身不知好了多少,這樁明明白白算計來的婚事,她成婚之后,只是被丈夫冷落一段時間,她就靠著水磨功夫,成功走入丈夫的心里。 等到日后兒女雙全時,謙謙君子的丈夫依舊為了當初的冷落內疚不已,養女也利用這點愧疚之心,舒舒服服地過了一輩子。 但原身的凄慘還遠不止來自養女的背刺。 歷史就像輪回,被精心培養長大、被全家人都寄予厚望的繼承人,看上了一位采藥少女,只是接觸幾次便到了非卿不娶的地步。 這樁婚事遭到侯府所有人的一致反對。 婆母直接施壓,讓原身解決這件事。 其實婆母也是從大風大浪里走出來的,她并非沒有解決這事的能力,只是經歷過兒子當年的鬧劇之后,她不愿意當這個惡人,影響祖孫感情。 “母子之間沒有隔夜仇。”婆母是這么勸原身的。 原身一直以來都很感激婆母,畢竟她一個沒有丈夫尊重的女人,若不是有婆母的支持,她壓根就沒辦法在侯府立足,所以她很少拒絕婆母的要求。 原身苦口婆心地和兒子談了許久,但依舊無法打消兒子的念頭,別說分隔開兩人,就算同意那女子進門做妾,兒子都不愿意。 兒子似是打定主意要效仿多年前的父親,執意要娶一個平民女子為妻,美約其名為要給心上人最好的一切。 原身攔不住,就只能轉頭將力氣使在那位采藥女身上。 采藥女倒是個很有骨氣的人,她沒有接受原身贈送的金銀財寶,也沒有留下來糾纏,而是悄悄離開京城。 接下來的劇情就很俗套,在一段他追她逃她插翅難飛的拉扯之后,兩人再次互通情意,堅定地選擇彼此,重新回到京城,再談婚事。 兒子在父親的書房里跪了一夜,也不知道說了些什么,最終這門婚事算是定下來了。 原身雖然不太樂意,但木已成舟,她頂多是眼不見為凈,也很少為難兒媳婦。 婚后沒多久,兒媳婦懷孕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