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茯苓的前十七年過得很辛苦。 采藥人并不是什么光鮮的職業, 風里來雨里去,進山一趟,若是運氣好, 僥幸得了一二值錢的藥材, 家中也能寬裕一陣子;但若是運氣不好,每次進山都可能是生離死別。 “爹娘要是哪一天不在了, 我們茯苓怎么辦喲。” 阿娘每次進山,都會忍不住如此感慨。 阿爹阿娘都是難民,并非本地人, 據他們所說, 他們撿到茯苓的時候,茯苓已經有兩三歲了, 小小的一團, 燒得雙頰通紅,被人扔在路邊。 夫妻倆沒孩子,養活自己都很困難,偏偏只看了茯苓一眼,就決定將這孩子帶回家。 “你小時候真的太漂亮了, 可憐巴巴地看著我,扯著我的衣角, 我不忍心, 就將你帶回來了,養著養著,你也這么大了。”阿娘是這么跟茯苓解釋的。 茯苓也曾問過關于親生父母的事情。 但只換來養母憐愛的眼神:“你當時穿的是很普通的衣服, 身上除了一個胎記, 沒有任何其他特殊物品, 我和你爹也沒少四處打聽, 偏偏誰家也沒有丟過一個帶著蝴蝶胎記的生病女娃。” 養父母都是很豁達的人,他們并不介意替別人養孩子,他們經常進山采藥,也不知道哪一日就沒了,比誰都希望唯一的女兒能找到家人。 打聽得多了,茯苓的心也漸漸冷下來。 “看我生病就扔了我,他們應該也不怎么在意我,你們別打聽了。”茯苓皺著臉跟父母如此說。 養母嘆息一聲,說道:“我們茯苓乖巧體貼,也不知是什么人家舍得扔了你。” 茯苓十歲那年,開始學著如何種植茯苓。 十二歲那年,養父母帶著她進山采藥。 按照養父母的說法,是希望即便哪一天自己不在了,茯苓也能有一門安生立命的本事,以后出嫁了,能被婆家高看一眼。 常年采藥,養父母的身體都不是很好,茯苓十四歲那年養父過世。 夫妻倆恩愛了一輩子,養母受不了這樣的打擊,纏綿病榻半年后,終是撒手人寰。 父母過世,上門說親的人不少,茯苓沒有應下來,她想遵循古禮,完整地守孝三年。 守孝期滿,媒人再次登門。 “茯苓姑娘,你雖然長得不錯,但到底無父無母,是個孤星命格,你就信嬸子一句,姑娘家的花期就那么幾年,錯過這個好小伙,就沒有下一個了,往后肯定越來越差了。” 媒婆嘴巴都說干了,死活要勸茯苓嫁給一個“不愛說話的老實郎君”。 茯苓一個人過日子,自是萬般謹慎,她也盼著能覓得如意郎君,一開始還真信了媒婆的鬼話。 只是她跑去打聽一下后,結果令人目瞪口呆。 這郎君確實不愛說話,因為壓根就是個啞巴。 媒婆反倒惱羞成怒,說道:“你一個孤女,能找到個手腳俱全的已經很好了,你真以為好人家會瞧上你?” 茯苓聽得這話,自是又急又氣。 “你就挑吧,遲早有你求我的一天!”媒婆惡狠狠說道。 只是她剛一出門,便看見一輛華麗的馬車停在茯苓家小院門口。 馬車簾子掀開,露出一張與茯苓八分相似的面容。 “你要給我女兒說個啞巴夫君?”楚玉面如寒霜地問道。 楚玉殺氣騰騰的模樣,嚇得媒婆當場軟了腿,直接跪倒在地。 茯苓是在這種情況下,第一次見到生身母親。 她比縣太爺還要威風,又比縣太爺更加仁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