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聽人說自是比蕭秉承自己看奏章上的文字更方便,也更真實。 三人一邊吃菜,楚盈吃了幾口,就和二人說起出海一事。 楚盈從前年十月底從盛京出發(fā),經(jīng)過一個月到了楚庭,然后出海,在海上飄蕩了三個多月,這才到了暹羅。 暹羅此地,一來一回,總共去了兩次,頭一次為了出使,第二次是為了置換貨物,有些東西不能久放,所以回來的時候又到暹羅一次。 楚盈道:“暹羅物產富饒,此地盛產榴蓮、波羅蜜,這兩樣是水果,當然還有礦物,比如風磨銅、天方砂、齊紫石、胭脂石。 榴蓮和菠蘿蜜回來的時候也帶了些,我不僅帶了果實,還帶了不少樹苗。只不過暹羅地處西南,氣候溫熱,這些東西估計只有楚庭瓊州等地才能種,在北方是種不出來的。” 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地勢氣候不同,就算種活了也長不出來。 至于暹羅發(fā)展如何,楚盈也說不太好,只知道大體看去,遠不及越朝,再者外交有鴻臚寺、禮部官員負責,她只管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也就是賣東西。 越朝的瓷器綢緞到了暹羅,如珍如寶,被搶購一空。 而樹苗等物是越朝沒有的,雖然對越朝來說是稀奇之物,但當?shù)仉S處可見,價錢便宜。楚盈給帶回來外邦作物,若能在越朝種植,實在算得上是大功一件。 蕭秉承只聽名字,不知榴蓮波羅蜜為何物,但楚沂卻知道,她沒想到二姐姐把這兩樣東西都給帶回來了,這可有口福了。 菠蘿蜜也就算了,可后世榴蓮價貴,也不是日日都能吃的,在這個時代能吃這個,幾乎全靠楚盈。 帶回來種植,也得一兩年才見得到收成,種不出來,自然竹籃打水一場空,但若種出來,自然能在越朝賣。 楚盈帶的是她覺得好的東西,這兩樣便是。 蕭秉承道:“既是你帶回來的,種植等事,就全權交由你處理吧。” 有道是物以稀為貴。 若能大面積種植,楚盈就能把這兩樣東西牢牢握在手里,只有她能賣,只有她能種,價格就只能她來定。 蕭秉承覺得這些東西普通百姓也未見得吃得起,世家有銀子,要多少給多少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這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楚盈笑著道:“多謝皇上。” 出海一趟,哪兒能一點好處都不拿,從長遠看,這些東西給她就是最大的好處。 楚盈繼續(xù)說道:“后來離開暹羅就去了注輦,這里絲瓜綠豆多,不過正趕上國內內亂。這件事我也不是特別清楚,到時還請皇上再問劉大人他們吧。” 這一路過來并非風平浪靜,好在如今安然無恙地回到了越朝,離開注輦之后,一路西行,后面又去了波斯。 波斯盛產綠松石和彩繪陶瓷,而當?shù)靥禺a開心果,早在從前波斯大使來朝時就已經(jīng)送過來了,在南方種植。 楚沂聽到注輦內亂時心都揪起來了,她道:“竟然還有戰(zhàn)事,好在有兵馬護送,不然當真不安穩(wěn),能回還危險。” 楚沂拍了拍胸口,往旁邊一看,蕭秉承一臉揪心,而蕭允章聽得比他父親還認真。 楚盈看二人如此,忍不住伸手逗了逗外甥,“那可不是,我?guī)У娜说故嵌紱]事,只有兩個因為水土不服,吐得昏天黑地,連腳都邁不開一步,出海兩日就坐小船回去了。” 海軍都能坐船,可大部分商人和朝廷官員沒坐過,水土不服,只能回京。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