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74章 番外十八楚瑾(完)-《楚三姑娘茍命日常》


    第(3/3)頁

    三妹妹說,這是長久之計,可能十年二十年都看不出成效來,興許善堂起作用時,楚瑾已經老了,或許她們都看不到那一日。

    但為長遠計,善堂的確有用。

    干元一年,善堂的柳姑娘練了一手刺繡絕技,靠自己都能養活自己,攢了些銀錢,搬出去住了。

    許姑娘做菜不錯,去了一大戶人家做廚子,也算給自己謀了一條出路。

    到干元三年,善堂已經辦了四年了,出去自立門戶或是嫁人的女子有一些,但更多的是留在善堂幫忙。

    這些女子們感念善堂給了她們一個家,所以才愿意留下。

    嫁人之后還不知過什么日子呢,不如留下,能吃飽穿暖,善堂可比她們爹娘夫君對她們好多了。

    盛京不缺人就去別的地方,宛城、永城等地缺。

    善堂的事忙不完,這日楚瑾一早起來,等陸枕言去上職后,跟陸母和女兒去樂善堂。

    楚瑾的女兒叫陸知韞,名字是陸枕言起的,望女兒知書達理,懷珠韞玉。今年滿四歲了,模樣冰雪可愛,老老實實地牽著陸母的手,昨兒就說想要去善堂幫忙,今兒就去了,一臉歡喜。

    陸母也總去善堂,她從前就常做繡品補貼家用,繡活不錯,就教那些姑娘們刺繡,要么就是跟著做棉衣,如今八月份還穿不到,但等些日子就能用了。

    多的,還能送去西北,總有用武之地。

    這就是善堂的另一個用處,善堂女子多擅長刺繡的不在少數,給西北和南方海軍做冬衣,既能賺些銀錢,還能給國庫節省開支,是兩方得利的事。

    從陸宅到善堂有兩刻鐘的時間,馬車搖搖晃晃,陸母緊緊牽著陸知韞的手。

    陸知韞這會兒正是話多的時候,什么都想問,陸母就耐著性子為之解答。楚瑾一邊算賬本,一邊分出絲心神聽祖孫倆談笑。

    陸知韞問的事沒頭沒腦的,什么為何馬車會動啊,祖母為什么街道是這么寬的,今兒是什么日子,人怎么這么多?

    過鬧街時還摸摸自己的肚子,“祖母,我看了那個包子就想吃它,怎么會這樣?”

    楚瑾的目光從賬本上收回,低聲吩咐外頭伺候的丫鬟,“去買個肉包子。”

    陸知韞舔了舔嘴唇,咽了口水,道:“母親,三個吧,你和祖母也得吃呀。”

    楚瑾看了眼陸母,目光帶著詢問,陸母才在家里吃過早飯,道:“祖母不餓。”

    陸知韞道:“那也三個吧,萬一吃了呢,就算不吃,女兒給吃了,也不會浪費。”

    楚瑾也不餓,但還是吩咐買了三個。

    陸母沒說什么,真吃不完她就給吃了,對陸知韞的事,她都不會插手。楚瑾也滿意這點,盡管跟著婆母住,可這么多年了,一直相安無事,婆婆還幫了不少忙。

    陸知韞很聰明,“一個肉包子兩文錢,三個就是六文錢,母親,我說得對嗎。”

    楚瑾笑著摸了摸陸知韞的腦袋,“對。”

    陸知韞好吃這性子,有些像她二姨母,從前楚盈就是這樣,正經飯吃不少,到外面還能再吃。

    哪怕一個包子,也得吃幾口。自己懶得出去,就使喚丫鬟。

    楚瑾沒少見丫鬟給她跑腿。

    楚盈如今還在海上,從前不出頭不出門的妹妹,如今也能獨當一面了,楚瑾如今已經不催楚盈嫁人了,每個人所求不一樣,就算日后有什么變故,還有她和三妹妹在呢。

    楚家人不參與朝政,但利于百姓的東西,也能堵住悠悠眾口。

    買了包子,丫鬟小跑著從轎簾那兒塞了進來。

    陸知韞就在車里吃的,不大的人,卻能三四口吃下一個肉包子,吃完一個又吃一個,最后看看剩的那個,“反正去善堂還得干活呢,再吃一個吧。”

    楚瑾也不勸,貪多肚子難受,下次就記著了。

    陸知韞把最后一個包子吃完,馬車也到了善堂。

    善堂越來越大,她們是從側門下的車,善堂護衛也是女子,身形精壯,是幾個不愛刺繡不愛讀書的人,就愛舞刀弄棒。

    見了楚瑾幾人還行了個不太規矩的禮,“楚夫人好。”

    楚瑾笑了笑,陸知韞跟著也笑了笑,三人進了善堂,楚瑾拉著陸知韞的手說道:“知韞,你知道為何這里叫善堂嗎。”

    陸知韞想了想,道:“人之初,性本善,善定然是這個字,堂,殿也,善堂就是辦善事的地方。”

    楚瑾笑了笑,她盼著有朝一日,自己老了之后,女兒能代替自己做這些。

    “知韞說得沒錯,走吧。”

    至于到底什么是善事,為何為女子而建,知韞還有很長時間去了解。

    善堂堆著不少事,今日管事接了不少新人,楚瑾去看了看。

    最小的才幾個月,還沒斷奶呢,在襁褓里哭個不停,模樣不錯,也沒病。這是撿來的,家里人嫌棄是個女嬰,就扔在了地里。

    好在現在八月份,天不算冷,若是冬月,指定要凍死在外面。不過若非有善堂,沒人會撿一個這么大的女嬰。

    大一些的也有,有的跟陸知韞差不多大的,有七八歲的,還有兩個十四五歲的,面黃肌瘦。

    有一個看著底子不錯的,可眼中全是膽怯。

    聽善堂的管事說,這個女子父母雙亡,跟著哥嫂住,幼時就開始做家務活,帶大了兩個侄子一個侄女,可轉眼兄長和嫂嫂把她賣了個好價錢。

    逃出去的時候被她們看見,這才給救了出來。

    花了銀子,贖身錢有五兩,兄嫂這才放人。

    乍一看五兩銀子算不得多,但是人一多,這個五兩那個八兩的,加起來也不少。

    撿孩子也沒那么容易撿的。

    楚瑾道:“讓堂里的大夫來看看,沒什么事帶下去吧,洗個澡,吃點熱乎飯菜。給小的找一個乳母,你先照顧著。”

    新帶話,有的都不知道這是什么地方。管事哎了一聲,眼中帶了幾分心疼,帶著人下去了。

    從前剛來善堂的姑娘們也這樣,有三五個月才慢慢好了。那些傷疤,總有痊愈的時候。

    以前那些事慢慢會忘記的,以后日子還長著呢。

    比起在家中繡花看書,楚瑾覺得做這些更有意思,也不是說這些是多輕松的活兒,但做完之后心里暢快,看著那些女子,由原來的乞討變成有飯吃有活做,那些被打被賣,從前瑟瑟發抖現在能露出笑來,甚至能讀書識字,楚瑾就覺得心滿意足。

    但如今能看出來的只有這些,在善堂的數百數千名女子總是臉上帶笑,干活賣力,其他更長遠的用處,楚瑾還看不出來。

    三妹妹說,這是長久之計,可能十年二十年都看不出成效來,興許善堂起作用時,楚瑾已經老了,或許她們都看不到那一日。

    但為長遠計,善堂的確有用。

    干元一年,善堂的柳姑娘練了一手刺繡絕技,靠自己都能養活自己,攢了些銀錢,搬出去住了。

    許姑娘做菜不錯,去了一大戶人家做廚子,也算給自己謀了一條出路。

    到干元三年,善堂已經辦了四年了,出去自立門戶或是嫁人的女子有一些,但更多的是留在善堂幫忙。

    這些女子們感念善堂給了她們一個家,所以才愿意留下。

    嫁人之后還不知過什么日子呢,不如留下,能吃飽穿暖,善堂可比她們爹娘夫君對她們好多了。

    盛京不缺人就去別的地方,宛城、永城等地缺。

    善堂的事忙不完,這日楚瑾一早起來,等陸枕言去上職后,跟陸母和女兒去樂善堂。

    楚瑾的女兒叫陸知韞,名字是陸枕言起的,望女兒知書達理,懷珠韞玉。今年滿四歲了,模樣冰雪可愛,老老實實地牽著陸母的手,昨兒就說想要去善堂幫忙,今兒就去了,一臉歡喜。

    陸母也總去善堂,她從前就常做繡品補貼家用,繡活不錯,就教那些姑娘們刺繡,要么就是跟著做棉衣,如今八月份還穿不到,但等些日子就能用了。

    多的,還能送去西北,總有用武之地。

    這就是善堂的另一個用處,善堂女子多擅長刺繡的不在少數,給西北和南方海軍做冬衣,既能賺些銀錢,還能給國庫節省開支,是兩方得利的事。

    從陸宅到善堂有兩刻鐘的時間,馬車搖搖晃晃,陸母緊緊牽著陸知韞的手。

    陸知韞這會兒正是話多的時候,什么都想問,陸母就耐著性子為之解答。楚瑾一邊算賬本,一邊分出絲心神聽祖孫倆談笑。

    陸知韞問的事沒頭沒腦的,什么為何馬車會動啊,祖母為什么街道是這么寬的,今兒是什么日子,人怎么這么多?

    過鬧街時還摸摸自己的肚子,“祖母,我看了那個包子就想吃它,怎么會這樣?”

    楚瑾的目光從賬本上收回,低聲吩咐外頭伺候的丫鬟,“去買個肉包子。”

    陸知韞舔了舔嘴唇,咽了口水,道:“母親,三個吧,你和祖母也得吃呀。”

    楚瑾看了眼陸母,目光帶著詢問,陸母才在家里吃過早飯,道:“祖母不餓。”

    陸知韞道:“那也三個吧,萬一吃了呢,就算不吃,女兒給吃了,也不會浪費。”

    楚瑾也不餓,但還是吩咐買了三個。

    陸母沒說什么,真吃不完她就給吃了,對陸知韞的事,她都不會插手。楚瑾也滿意這點,盡管跟著婆母住,可這么多年了,一直相安無事,婆婆還幫了不少忙。

    陸知韞很聰明,“一個肉包子兩文錢,三個就是六文錢,母親,我說得對嗎。”

    楚瑾笑著摸了摸陸知韞的腦袋,“對。”

    陸知韞好吃這性子,有些像她二姨母,從前楚盈就是這樣,正經飯吃不少,到外面還能再吃。

    哪怕一個包子,也得吃幾口。自己懶得出去,就使喚丫鬟。

    楚瑾沒少見丫鬟給她跑腿。

    楚盈如今還在海上,從前不出頭不出門的妹妹,如今也能獨當一面了,楚瑾如今已經不催楚盈嫁人了,每個人所求不一樣,就算日后有什么變故,還有她和三妹妹在呢。

    楚家人不參與朝政,但利于百姓的東西,也能堵住悠悠眾口。

    買了包子,丫鬟小跑著從轎簾那兒塞了進來。

    陸知韞就在車里吃的,不大的人,卻能三四口吃下一個肉包子,吃完一個又吃一個,最后看看剩的那個,“反正去善堂還得干活呢,再吃一個吧。”

    楚瑾也不勸,貪多肚子難受,下次就記著了。

    陸知韞把最后一個包子吃完,馬車也到了善堂。

    善堂越來越大,她們是從側門下的車,善堂護衛也是女子,身形精壯,是幾個不愛刺繡不愛讀書的人,就愛舞刀弄棒。

    見了楚瑾幾人還行了個不太規矩的禮,“楚夫人好。”

    楚瑾笑了笑,陸知韞跟著也笑了笑,三人進了善堂,楚瑾拉著陸知韞的手說道:“知韞,你知道為何這里叫善堂嗎。”

    陸知韞想了想,道:“人之初,性本善,善定然是這個字,堂,殿也,善堂就是辦善事的地方。”

    楚瑾笑了笑,她盼著有朝一日,自己老了之后,女兒能代替自己做這些。

    “知韞說得沒錯,走吧。”

    至于到底什么是善事,為何為女子而建,知韞還有很長時間去了解。

    善堂堆著不少事,今日管事接了不少新人,楚瑾去看了看。

    最小的才幾個月,還沒斷奶呢,在襁褓里哭個不停,模樣不錯,也沒病。這是撿來的,家里人嫌棄是個女嬰,就扔在了地里。

    好在現在八月份,天不算冷,若是冬月,指定要凍死在外面。不過若非有善堂,沒人會撿一個這么大的女嬰。

    大一些的也有,有的跟陸知韞差不多大的,有七八歲的,還有兩個十四五歲的,面黃肌瘦。

    有一個看著底子不錯的,可眼中全是膽怯。

    聽善堂的管事說,這個女子父母雙亡,跟著哥嫂住,幼時就開始做家務活,帶大了兩個侄子一個侄女,可轉眼兄長和嫂嫂把她賣了個好價錢。

    逃出去的時候被她們看見,這才給救了出來。

    花了銀子,贖身錢有五兩,兄嫂這才放人。

    乍一看五兩銀子算不得多,但是人一多,這個五兩那個八兩的,加起來也不少。

    撿孩子也沒那么容易撿的。

    楚瑾道:“讓堂里的大夫來看看,沒什么事帶下去吧,洗個澡,吃點熱乎飯菜。給小的找一個乳母,你先照顧著。”

    新帶話,有的都不知道這是什么地方。管事哎了一聲,眼中帶了幾分心疼,帶著人下去了。

    從前剛來善堂的姑娘們也這樣,有三五個月才慢慢好了。那些傷疤,總有痊愈的時候。

    以前那些事慢慢會忘記的,以后日子還長著呢。

    比起在家中繡花看書,楚瑾覺得做這些更有意思,也不是說這些是多輕松的活兒,但做完之后心里暢快,看著那些女子,由原來的乞討變成有飯吃有活做,那些被打被賣,從前瑟瑟發抖現在能露出笑來,甚至能讀書識字,楚瑾就覺得心滿意足。

    但如今能看出來的只有這些,在善堂的數百數千名女子總是臉上帶笑,干活賣力,其他更長遠的用處,楚瑾還看不出來。

    三妹妹說,這是長久之計,可能十年二十年都看不出成效來,興許善堂起作用時,楚瑾已經老了,或許她們都看不到那一日。

    但為長遠計,善堂的確有用。

    干元一年,善堂的柳姑娘練了一手刺繡絕技,靠自己都能養活自己,攢了些銀錢,搬出去住了。

    許姑娘做菜不錯,去了一大戶人家做廚子,也算給自己謀了一條出路。

    到干元三年,善堂已經辦了四年了,出去自立門戶或是嫁人的女子有一些,但更多的是留在善堂幫忙。

    這些女子們感念善堂給了她們一個家,所以才愿意留下。

    嫁人之后還不知過什么日子呢,不如留下,能吃飽穿暖,善堂可比她們爹娘夫君對她們好多了。

    盛京不缺人就去別的地方,宛城、永城等地缺。

    善堂的事忙不完,這日楚瑾一早起來,等陸枕言去上職后,跟陸母和女兒去樂善堂。

    楚瑾的女兒叫陸知韞,名字是陸枕言起的,望女兒知書達理,懷珠韞玉。今年滿四歲了,模樣冰雪可愛,老老實實地牽著陸母的手,昨兒就說想要去善堂幫忙,今兒就去了,一臉歡喜。

    陸母也總去善堂,她從前就常做繡品補貼家用,繡活不錯,就教那些姑娘們刺繡,要么就是跟著做棉衣,如今八月份還穿不到,但等些日子就能用了。

    多的,還能送去西北,總有用武之地。

    這就是善堂的另一個用處,善堂女子多擅長刺繡的不在少數,給西北和南方海軍做冬衣,既能賺些銀錢,還能給國庫節省開支,是兩方得利的事。

    從陸宅到善堂有兩刻鐘的時間,馬車搖搖晃晃,陸母緊緊牽著陸知韞的手。

    陸知韞這會兒正是話多的時候,什么都想問,陸母就耐著性子為之解答。楚瑾一邊算賬本,一邊分出絲心神聽祖孫倆談笑。

    陸知韞問的事沒頭沒腦的,什么為何馬車會動啊,祖母為什么街道是這么寬的,今兒是什么日子,人怎么這么多?

    過鬧街時還摸摸自己的肚子,“祖母,我看了那個包子就想吃它,怎么會這樣?”

    楚瑾的目光從賬本上收回,低聲吩咐外頭伺候的丫鬟,“去買個肉包子。”

    陸知韞舔了舔嘴唇,咽了口水,道:“母親,三個吧,你和祖母也得吃呀。”

    楚瑾看了眼陸母,目光帶著詢問,陸母才在家里吃過早飯,道:“祖母不餓。”

    陸知韞道:“那也三個吧,萬一吃了呢,就算不吃,女兒給吃了,也不會浪費。”

    楚瑾也不餓,但還是吩咐買了三個。

    陸母沒說什么,真吃不完她就給吃了,對陸知韞的事,她都不會插手。楚瑾也滿意這點,盡管跟著婆母住,可這么多年了,一直相安無事,婆婆還幫了不少忙。

    陸知韞很聰明,“一個肉包子兩文錢,三個就是六文錢,母親,我說得對嗎。”

    楚瑾笑著摸了摸陸知韞的腦袋,“對。”

    陸知韞好吃這性子,有些像她二姨母,從前楚盈就是這樣,正經飯吃不少,到外面還能再吃。

    哪怕一個包子,也得吃幾口。自己懶得出去,就使喚丫鬟。

    楚瑾沒少見丫鬟給她跑腿。

    楚盈如今還在海上,從前不出頭不出門的妹妹,如今也能獨當一面了,楚瑾如今已經不催楚盈嫁人了,每個人所求不一樣,就算日后有什么變故,還有她和三妹妹在呢。

    楚家人不參與朝政,但利于百姓的東西,也能堵住悠悠眾口。

    買了包子,丫鬟小跑著從轎簾那兒塞了進來。

    陸知韞就在車里吃的,不大的人,卻能三四口吃下一個肉包子,吃完一個又吃一個,最后看看剩的那個,“反正去善堂還得干活呢,再吃一個吧。”

    楚瑾也不勸,貪多肚子難受,下次就記著了。

    陸知韞把最后一個包子吃完,馬車也到了善堂。

    善堂越來越大,她們是從側門下的車,善堂護衛也是女子,身形精壯,是幾個不愛刺繡不愛讀書的人,就愛舞刀弄棒。

    見了楚瑾幾人還行了個不太規矩的禮,“楚夫人好。”

    楚瑾笑了笑,陸知韞跟著也笑了笑,三人進了善堂,楚瑾拉著陸知韞的手說道:“知韞,你知道為何這里叫善堂嗎。”

    陸知韞想了想,道:“人之初,性本善,善定然是這個字,堂,殿也,善堂就是辦善事的地方。”

    楚瑾笑了笑,她盼著有朝一日,自己老了之后,女兒能代替自己做這些。

    “知韞說得沒錯,走吧。”

    至于到底什么是善事,為何為女子而建,知韞還有很長時間去了解。

    善堂堆著不少事,今日管事接了不少新人,楚瑾去看了看。

    最小的才幾個月,還沒斷奶呢,在襁褓里哭個不停,模樣不錯,也沒病。這是撿來的,家里人嫌棄是個女嬰,就扔在了地里。

    好在現在八月份,天不算冷,若是冬月,指定要凍死在外面。不過若非有善堂,沒人會撿一個這么大的女嬰。

    大一些的也有,有的跟陸知韞差不多大的,有七八歲的,還有兩個十四五歲的,面黃肌瘦。

    有一個看著底子不錯的,可眼中全是膽怯。

    聽善堂的管事說,這個女子父母雙亡,跟著哥嫂住,幼時就開始做家務活,帶大了兩個侄子一個侄女,可轉眼兄長和嫂嫂把她賣了個好價錢。

    逃出去的時候被她們看見,這才給救了出來。

    花了銀子,贖身錢有五兩,兄嫂這才放人。

    乍一看五兩銀子算不得多,但是人一多,這個五兩那個八兩的,加起來也不少。

    撿孩子也沒那么容易撿的。

    楚瑾道:“讓堂里的大夫來看看,沒什么事帶下去吧,洗個澡,吃點熱乎飯菜。給小的找一個乳母,你先照顧著。”

    新帶話,有的都不知道這是什么地方。管事哎了一聲,眼中帶了幾分心疼,帶著人下去了。

    從前剛來善堂的姑娘們也這樣,有三五個月才慢慢好了。那些傷疤,總有痊愈的時候。

    以前那些事慢慢會忘記的,以后日子還長著呢。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