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16章 116 番外·舊塵(完)-《小姐有病》


    第(3/3)頁

    又是等。他把眼睛抬到藻井上,臉色與心內始終是平靜的。經過這幾年在朝中的歷練,縱有天大的事也急不到他那張沉著的面孔上去。

    也是因為隔了太多年,妙真的輪廓業已在他心里模糊了,并那些擁有時的歡喜與失去時的痛心,都模糊了。也或者是他相信謀大事者需要最需要的智慧是冷靜,他堅決把這一智慧徹行到底,以至于使他連在感情上偶然迸發的熱情也冷得極快。

    那么為什么還要來找她?

    他自己也說不清,大概是因為遺憾。這遺憾不多不少,只夠一縷嘆息的分量。

    可若是把這分量壓去人身上,也能把人壓得粉身碎骨。對于這一點,良恭不得不忐忑。

    自那宅子里送了盆景回來,妙真就見他不怎樣說話,板著一張臉,黑漆漆的眼睛里縈絆著一絲大難臨頭的凄惶不安。

    她把買回來的炸貨擺了幾個碟子,端到炕桌上來,歪著腦袋瞅他一會他也沒察覺。她喂了個藕盒到他嘴邊,他也不張嘴,只把臉歪了一歪道:“你自己吃。”

    言訖又將兩個胳膊肘撐在腿上,雙手交扣著抵在下巴上想事情。妙真走到那端坐著,把個炸得酥脆的藕盒嚼得嗑哧嗑哧響。吃了一個,又拿一個,又剝炒栗子吃,一陣一陣“嗑哧嗑哧”的響聲。

    這聲音格外生動活潑,滾在璀璨的太陽里,是他們當下的生活。漸漸掃去他心頭一層陰霾,使他抬起頭來看她,不禁笑了,“就這樣好吃?我來給你剝。”

    他把包板栗的紙包拽過來,不用咬,手一捏便捏破了殼。妙真盯著他的手看一會,又看他的臉,“你才剛為什么不高興?在那宅子里受那位大人的氣了?”

    良恭覺得一顆心似乎被溫柔地撫摸著。這是她獨到的關心,但凡他外頭回來有不高興的時候,她就先問他是不是受了人家的氣。

    倘或他說誰家的差事太麻煩,主家愛擺架子,那她必然說:“那不做他這筆生意好了!又不缺他那幾百兩銀子。咱們是和他做生意,又不是他們家的下人!”

    他倒要反過來勸她,“做生意,都是如此,哪有事事順心的?”

    再有不順心也總能過得去。可這會,他也有點沒把握,苦笑一下,“你猜那位京里來的監察御史是誰?”

    妙真盯著他看一會,慢慢猜到,“不會是歷傳星吧?”

    “就是他。才剛我帶著人進去,聽見里頭下人在說。偏是冤家路窄,又要碰頭了。”

    妙真想了一會,松松快快地笑起來寬他的心,“誰說就一定要碰頭?人家是來辦皇差的,哪里有功夫瞎逛?就是碰上了,又怕什么?魯公子不是早就說嚜,他現今娶了三房小妾呢,還記得起我?就是記得起,就一定要么?就是他要,難不成還要明搶?咱們才是正兒八經的夫妻。要說我是他的逃妾,那不算,那時候我和他只在湖州辦了幾臺席面,連他家里的長輩還沒見過。我看你是多慮,你把我當個寶貝捧著,不見得人人都像你一樣喜歡我。保不齊在人家眼里,我早是昨日黃花了,就是送人人還不一定肯要呢。”

    良恭無力地抬起眼,“你說的這些,都是講理的人才會思慮的事。他倘或不講理,這些在他全不是問題。”說著又無力地哼笑了一聲,“他要是不想要,朝廷那么些官,怎么偏是他來了嘉興?”

    “興許就是湊巧而已嚜。”

    “哪就這么巧?”

    說得妙真也憂心起來,遞過來的板栗仁也不去接,呆呆地想著什么。后來又笑了,把腰板挺起來,往肚子上拍了兩下,“我如今懷著身孕呢,他不見得連個三十幾歲懷著身子的女人也要吧。”

    “萬一他就要呢?”

    她又泄了氣,要去想傳星,也不大記得清他的而眼口鼻了。和他在一起的那一段像魘住了似的,完全心不在焉,對于他表現出的愛意她也從未留心。也許他根本沒有表現過,他對愛的表達無非是抽出空來多在她屋里坐坐。

    想到此節,又有些安心,自嘲地笑笑,“我看沒這個萬一。你也太看得起我了。”

    良恭按著她這話去細想,大約也對。魯忱來往嘉興好幾趟,傳星若是果然非妙真不可,一早就該尋上門來了,何必等到今日?

    他這次來,可能只是個機緣下的“順便”,就像當初他也是順便找著個于三,順便碰著個花信。沒了這些機緣幫忙,他或許根本不愿意費這個精神。何況聽魯忱說,他因過于年輕有為,反在朝中惹出些非議。這時候他未必肯冒這個險。

    這樣一想,他心下又替妙真感到不平。他一貫希望天下人愛她都如他愛她一般才好。正因為沒這可能,所以他也常常覺得是虧欠著妙真太多太多的愛,怎么還也還不完。

    他卸下幾分憂慮,抬手向妙真招招,“不說這些煩心事了,就是他有什么歹心,我想魯忱還幫得上咱們。況且京中我也認得不少人,里頭也有他歷家的對頭,這些人正巴不得捏住他什么把柄,不怕他。你過來我掂掂看你沉了沒有。”

    妙真走來坐在他腿上,他把腳墊起來輕輕掂兩下,一手攬住她的腰,一手摸她的肚子,“像是又重了些,長得真是快。”

    “興許是我吃多了的緣故。”

    “胡說,你才吃多少?”他摸著她后腰上的肉哄她,“背上還是那么單薄,光是肚子在長。”

    一句話輕易就叫妙真笑起來,攀著他的脖子問:“還是肥了些的吧?我覺著走路好像沉重了些。”

    “那是肚子墜的,你沒胖。”

    “姑媽也說肥了些。”

    “她老人家連個人都看不清,還能看清你這二兩肉?”

    妙真便又放心地拿起剝好的栗子仁吃,關于傳星這個人和他有可能帶來的煩難,干脆都拋到九霄云外。她不是個復雜善變的人,也始終適應不了復雜變幻的人世。回想青春以來心靈上唯一令她感到欣慰的變化,是她不再貪圖那么多的愛。

    如今她只要眼前這一點,可把握在手中的,安穩的幸福。

    隔日他們還是照常出門,去廟里為肚子里的孩子燒香。總不能因為懼怕變故,就縮頭縮腦地連日子也不過了。

    闔家都去,只留下老陳看家。買了許多香油紙蠟,裝飭了叫新添的小廝套了板車拉著。另套了三輛馬車,呼啦啦竟是十六.七人的隊伍。

    恰逢這日傳星得空尋到良家門上來,在棲鳳橋上遠遠瞧見這么些車馬下人,便立住腳問祿喜:“他們這是要出門去?”

    祿喜跟著放眼看,“看那些燈油緞子,像是要去拜佛進香。唷,這可來得不巧了。”說后暗瞟他一眼。

    這世上之事,都講究個“天時地利人和”,這還不夠巧的?天時地利皆在。余下的便是事在人為了。

    可傳星卻忽然立定難行。真走過去,是要做些什么?難道真要以勢壓人,強搶民婦?他不敢。眼下這關竅上,他斷不能因為一個女人把前途毀之一旦。她到底不是西施,他自然也不是吳王。傾國傾城不過是傳說,這世上并沒有哪座城池是真正因為一個女人就覆滅的。

    他看到妙真從那兩扇隨墻門內走了出來,隔著道人潮不息的石拱橋,她捧著個圓潤可愛的肚皮,里頭穿著玉白的羅裙,外罩著晚霞色的鮫綃紗大袖氅衣,用條嫩草黃的腰帶系著,臂上挽的是淡淡湖綠色的披帛,手上擰著串紫騰騰的葡萄,舉起來咬掉一顆,扭頭對人說:“我也要騎馬,不坐車。”

    很奇怪,她的聲音輕輕的,卻有莫名的穿透力,穿過喧鬧的人潮直達他心里。連那老婦說的話他也聽見了。

    “你騎什么馬?還不老老實實上車去!”

    她轉頭去挽住個穿墨色圓領袍的年輕官人,“讓我騎馬嚜,還沒騎過呢。”

    傳星一眼認出來是良恭,從前總是小瞧他,覺得他頂多是個不得志的落魄書生。而今站在人潮中,他竟變得如此扎眼錐心。不過聽魯忱說,他憑著他的畫技結交了不少朝中之人。

    良恭不知對那老婦人說了什么,老婦人瞪了回眼無奈登輿上去。他又轉頭將妙真半攙半抱上馬,細心地把兩個馬鐙套在她腳上,“踩住了,我來牽馬。”

    他們是往前街上去,良恭拉著馬慢慢地兜了個圈子調轉方向,妙真拘束了片刻便放心下來,穩穩當當坐在馬上吊著葡萄串子咬葡萄吃。傳星看見她高仰起來的臉,對著太陽閃爍著一雙沒有塵埃的眼睛。使他想到那年此地初遇。

    她半點未變,或者是變著變著,又回到了原點。他不知道她是如何在這么多年的風塵輾轉中仍舊晶瑩皎潔的,但他看著飐飐搖動的裙與紗,總算明白了一點,他的確是愛她。

    不過這愛是有前提的,無論什么境況下,總要先萬全了自己再說。

    ————————

    寫給曾在生活中面目模糊過的你和我。

    全文完。

    作者有話說:

    下本開《逃玉奴》,是一對自私自利薄情寡義男女的婚戀故事,歡迎收藏。

    傳星靠去榻圍上,“你去瞧什么?等我這兩日把事情忙完,親自去一趟。”

    又是等。他把眼睛抬到藻井上,臉色與心內始終是平靜的。經過這幾年在朝中的歷練,縱有天大的事也急不到他那張沉著的面孔上去。

    也是因為隔了太多年,妙真的輪廓業已在他心里模糊了,并那些擁有時的歡喜與失去時的痛心,都模糊了。也或者是他相信謀大事者需要最需要的智慧是冷靜,他堅決把這一智慧徹行到底,以至于使他連在感情上偶然迸發的熱情也冷得極快。

    那么為什么還要來找她?

    他自己也說不清,大概是因為遺憾。這遺憾不多不少,只夠一縷嘆息的分量。

    可若是把這分量壓去人身上,也能把人壓得粉身碎骨。對于這一點,良恭不得不忐忑。

    自那宅子里送了盆景回來,妙真就見他不怎樣說話,板著一張臉,黑漆漆的眼睛里縈絆著一絲大難臨頭的凄惶不安。

    她把買回來的炸貨擺了幾個碟子,端到炕桌上來,歪著腦袋瞅他一會他也沒察覺。她喂了個藕盒到他嘴邊,他也不張嘴,只把臉歪了一歪道:“你自己吃。”

    言訖又將兩個胳膊肘撐在腿上,雙手交扣著抵在下巴上想事情。妙真走到那端坐著,把個炸得酥脆的藕盒嚼得嗑哧嗑哧響。吃了一個,又拿一個,又剝炒栗子吃,一陣一陣“嗑哧嗑哧”的響聲。

    這聲音格外生動活潑,滾在璀璨的太陽里,是他們當下的生活。漸漸掃去他心頭一層陰霾,使他抬起頭來看她,不禁笑了,“就這樣好吃?我來給你剝。”

    他把包板栗的紙包拽過來,不用咬,手一捏便捏破了殼。妙真盯著他的手看一會,又看他的臉,“你才剛為什么不高興?在那宅子里受那位大人的氣了?”

    良恭覺得一顆心似乎被溫柔地撫摸著。這是她獨到的關心,但凡他外頭回來有不高興的時候,她就先問他是不是受了人家的氣。

    倘或他說誰家的差事太麻煩,主家愛擺架子,那她必然說:“那不做他這筆生意好了!又不缺他那幾百兩銀子。咱們是和他做生意,又不是他們家的下人!”

    他倒要反過來勸她,“做生意,都是如此,哪有事事順心的?”

    再有不順心也總能過得去。可這會,他也有點沒把握,苦笑一下,“你猜那位京里來的監察御史是誰?”

    妙真盯著他看一會,慢慢猜到,“不會是歷傳星吧?”

    “就是他。才剛我帶著人進去,聽見里頭下人在說。偏是冤家路窄,又要碰頭了。”

    妙真想了一會,松松快快地笑起來寬他的心,“誰說就一定要碰頭?人家是來辦皇差的,哪里有功夫瞎逛?就是碰上了,又怕什么?魯公子不是早就說嚜,他現今娶了三房小妾呢,還記得起我?就是記得起,就一定要么?就是他要,難不成還要明搶?咱們才是正兒八經的夫妻。要說我是他的逃妾,那不算,那時候我和他只在湖州辦了幾臺席面,連他家里的長輩還沒見過。我看你是多慮,你把我當個寶貝捧著,不見得人人都像你一樣喜歡我。保不齊在人家眼里,我早是昨日黃花了,就是送人人還不一定肯要呢。”

    良恭無力地抬起眼,“你說的這些,都是講理的人才會思慮的事。他倘或不講理,這些在他全不是問題。”說著又無力地哼笑了一聲,“他要是不想要,朝廷那么些官,怎么偏是他來了嘉興?”

    “興許就是湊巧而已嚜。”

    “哪就這么巧?”

    說得妙真也憂心起來,遞過來的板栗仁也不去接,呆呆地想著什么。后來又笑了,把腰板挺起來,往肚子上拍了兩下,“我如今懷著身孕呢,他不見得連個三十幾歲懷著身子的女人也要吧。”

    “萬一他就要呢?”

    她又泄了氣,要去想傳星,也不大記得清他的而眼口鼻了。和他在一起的那一段像魘住了似的,完全心不在焉,對于他表現出的愛意她也從未留心。也許他根本沒有表現過,他對愛的表達無非是抽出空來多在她屋里坐坐。

    想到此節,又有些安心,自嘲地笑笑,“我看沒這個萬一。你也太看得起我了。”

    良恭按著她這話去細想,大約也對。魯忱來往嘉興好幾趟,傳星若是果然非妙真不可,一早就該尋上門來了,何必等到今日?

    他這次來,可能只是個機緣下的“順便”,就像當初他也是順便找著個于三,順便碰著個花信。沒了這些機緣幫忙,他或許根本不愿意費這個精神。何況聽魯忱說,他因過于年輕有為,反在朝中惹出些非議。這時候他未必肯冒這個險。

    這樣一想,他心下又替妙真感到不平。他一貫希望天下人愛她都如他愛她一般才好。正因為沒這可能,所以他也常常覺得是虧欠著妙真太多太多的愛,怎么還也還不完。

    他卸下幾分憂慮,抬手向妙真招招,“不說這些煩心事了,就是他有什么歹心,我想魯忱還幫得上咱們。況且京中我也認得不少人,里頭也有他歷家的對頭,這些人正巴不得捏住他什么把柄,不怕他。你過來我掂掂看你沉了沒有。”

    妙真走來坐在他腿上,他把腳墊起來輕輕掂兩下,一手攬住她的腰,一手摸她的肚子,“像是又重了些,長得真是快。”

    “興許是我吃多了的緣故。”

    “胡說,你才吃多少?”他摸著她后腰上的肉哄她,“背上還是那么單薄,光是肚子在長。”

    一句話輕易就叫妙真笑起來,攀著他的脖子問:“還是肥了些的吧?我覺著走路好像沉重了些。”

    “那是肚子墜的,你沒胖。”

    “姑媽也說肥了些。”

    “她老人家連個人都看不清,還能看清你這二兩肉?”

    妙真便又放心地拿起剝好的栗子仁吃,關于傳星這個人和他有可能帶來的煩難,干脆都拋到九霄云外。她不是個復雜善變的人,也始終適應不了復雜變幻的人世。回想青春以來心靈上唯一令她感到欣慰的變化,是她不再貪圖那么多的愛。

    如今她只要眼前這一點,可把握在手中的,安穩的幸福。

    隔日他們還是照常出門,去廟里為肚子里的孩子燒香。總不能因為懼怕變故,就縮頭縮腦地連日子也不過了。

    闔家都去,只留下老陳看家。買了許多香油紙蠟,裝飭了叫新添的小廝套了板車拉著。另套了三輛馬車,呼啦啦竟是十六.七人的隊伍。

    恰逢這日傳星得空尋到良家門上來,在棲鳳橋上遠遠瞧見這么些車馬下人,便立住腳問祿喜:“他們這是要出門去?”

    祿喜跟著放眼看,“看那些燈油緞子,像是要去拜佛進香。唷,這可來得不巧了。”說后暗瞟他一眼。

    這世上之事,都講究個“天時地利人和”,這還不夠巧的?天時地利皆在。余下的便是事在人為了。

    可傳星卻忽然立定難行。真走過去,是要做些什么?難道真要以勢壓人,強搶民婦?他不敢。眼下這關竅上,他斷不能因為一個女人把前途毀之一旦。她到底不是西施,他自然也不是吳王。傾國傾城不過是傳說,這世上并沒有哪座城池是真正因為一個女人就覆滅的。

    他看到妙真從那兩扇隨墻門內走了出來,隔著道人潮不息的石拱橋,她捧著個圓潤可愛的肚皮,里頭穿著玉白的羅裙,外罩著晚霞色的鮫綃紗大袖氅衣,用條嫩草黃的腰帶系著,臂上挽的是淡淡湖綠色的披帛,手上擰著串紫騰騰的葡萄,舉起來咬掉一顆,扭頭對人說:“我也要騎馬,不坐車。”

    很奇怪,她的聲音輕輕的,卻有莫名的穿透力,穿過喧鬧的人潮直達他心里。連那老婦說的話他也聽見了。

    “你騎什么馬?還不老老實實上車去!”

    她轉頭去挽住個穿墨色圓領袍的年輕官人,“讓我騎馬嚜,還沒騎過呢。”

    傳星一眼認出來是良恭,從前總是小瞧他,覺得他頂多是個不得志的落魄書生。而今站在人潮中,他竟變得如此扎眼錐心。不過聽魯忱說,他憑著他的畫技結交了不少朝中之人。

    良恭不知對那老婦人說了什么,老婦人瞪了回眼無奈登輿上去。他又轉頭將妙真半攙半抱上馬,細心地把兩個馬鐙套在她腳上,“踩住了,我來牽馬。”

    他們是往前街上去,良恭拉著馬慢慢地兜了個圈子調轉方向,妙真拘束了片刻便放心下來,穩穩當當坐在馬上吊著葡萄串子咬葡萄吃。傳星看見她高仰起來的臉,對著太陽閃爍著一雙沒有塵埃的眼睛。使他想到那年此地初遇。

    她半點未變,或者是變著變著,又回到了原點。他不知道她是如何在這么多年的風塵輾轉中仍舊晶瑩皎潔的,但他看著飐飐搖動的裙與紗,總算明白了一點,他的確是愛她。

    不過這愛是有前提的,無論什么境況下,總要先萬全了自己再說。

    ————————

    寫給曾在生活中面目模糊過的你和我。

    全文完。

    作者有話說:

    下本開《逃玉奴》,是一對自私自利薄情寡義男女的婚戀故事,歡迎收藏。

    傳星靠去榻圍上,“你去瞧什么?等我這兩日把事情忙完,親自去一趟。”

    又是等。他把眼睛抬到藻井上,臉色與心內始終是平靜的。經過這幾年在朝中的歷練,縱有天大的事也急不到他那張沉著的面孔上去。

    也是因為隔了太多年,妙真的輪廓業已在他心里模糊了,并那些擁有時的歡喜與失去時的痛心,都模糊了。也或者是他相信謀大事者需要最需要的智慧是冷靜,他堅決把這一智慧徹行到底,以至于使他連在感情上偶然迸發的熱情也冷得極快。

    那么為什么還要來找她?

    他自己也說不清,大概是因為遺憾。這遺憾不多不少,只夠一縷嘆息的分量。

    可若是把這分量壓去人身上,也能把人壓得粉身碎骨。對于這一點,良恭不得不忐忑。

    自那宅子里送了盆景回來,妙真就見他不怎樣說話,板著一張臉,黑漆漆的眼睛里縈絆著一絲大難臨頭的凄惶不安。

    她把買回來的炸貨擺了幾個碟子,端到炕桌上來,歪著腦袋瞅他一會他也沒察覺。她喂了個藕盒到他嘴邊,他也不張嘴,只把臉歪了一歪道:“你自己吃。”

    言訖又將兩個胳膊肘撐在腿上,雙手交扣著抵在下巴上想事情。妙真走到那端坐著,把個炸得酥脆的藕盒嚼得嗑哧嗑哧響。吃了一個,又拿一個,又剝炒栗子吃,一陣一陣“嗑哧嗑哧”的響聲。

    這聲音格外生動活潑,滾在璀璨的太陽里,是他們當下的生活。漸漸掃去他心頭一層陰霾,使他抬起頭來看她,不禁笑了,“就這樣好吃?我來給你剝。”

    他把包板栗的紙包拽過來,不用咬,手一捏便捏破了殼。妙真盯著他的手看一會,又看他的臉,“你才剛為什么不高興?在那宅子里受那位大人的氣了?”

    良恭覺得一顆心似乎被溫柔地撫摸著。這是她獨到的關心,但凡他外頭回來有不高興的時候,她就先問他是不是受了人家的氣。

    倘或他說誰家的差事太麻煩,主家愛擺架子,那她必然說:“那不做他這筆生意好了!又不缺他那幾百兩銀子。咱們是和他做生意,又不是他們家的下人!”

    他倒要反過來勸她,“做生意,都是如此,哪有事事順心的?”

    再有不順心也總能過得去。可這會,他也有點沒把握,苦笑一下,“你猜那位京里來的監察御史是誰?”

    妙真盯著他看一會,慢慢猜到,“不會是歷傳星吧?”

    “就是他。才剛我帶著人進去,聽見里頭下人在說。偏是冤家路窄,又要碰頭了。”

    妙真想了一會,松松快快地笑起來寬他的心,“誰說就一定要碰頭?人家是來辦皇差的,哪里有功夫瞎逛?就是碰上了,又怕什么?魯公子不是早就說嚜,他現今娶了三房小妾呢,還記得起我?就是記得起,就一定要么?就是他要,難不成還要明搶?咱們才是正兒八經的夫妻。要說我是他的逃妾,那不算,那時候我和他只在湖州辦了幾臺席面,連他家里的長輩還沒見過。我看你是多慮,你把我當個寶貝捧著,不見得人人都像你一樣喜歡我。保不齊在人家眼里,我早是昨日黃花了,就是送人人還不一定肯要呢。”

    良恭無力地抬起眼,“你說的這些,都是講理的人才會思慮的事。他倘或不講理,這些在他全不是問題。”說著又無力地哼笑了一聲,“他要是不想要,朝廷那么些官,怎么偏是他來了嘉興?”

    “興許就是湊巧而已嚜。”

    “哪就這么巧?”

    說得妙真也憂心起來,遞過來的板栗仁也不去接,呆呆地想著什么。后來又笑了,把腰板挺起來,往肚子上拍了兩下,“我如今懷著身孕呢,他不見得連個三十幾歲懷著身子的女人也要吧。”

    “萬一他就要呢?”

    她又泄了氣,要去想傳星,也不大記得清他的而眼口鼻了。和他在一起的那一段像魘住了似的,完全心不在焉,對于他表現出的愛意她也從未留心。也許他根本沒有表現過,他對愛的表達無非是抽出空來多在她屋里坐坐。

    想到此節,又有些安心,自嘲地笑笑,“我看沒這個萬一。你也太看得起我了。”

    良恭按著她這話去細想,大約也對。魯忱來往嘉興好幾趟,傳星若是果然非妙真不可,一早就該尋上門來了,何必等到今日?

    他這次來,可能只是個機緣下的“順便”,就像當初他也是順便找著個于三,順便碰著個花信。沒了這些機緣幫忙,他或許根本不愿意費這個精神。何況聽魯忱說,他因過于年輕有為,反在朝中惹出些非議。這時候他未必肯冒這個險。

    這樣一想,他心下又替妙真感到不平。他一貫希望天下人愛她都如他愛她一般才好。正因為沒這可能,所以他也常常覺得是虧欠著妙真太多太多的愛,怎么還也還不完。

    他卸下幾分憂慮,抬手向妙真招招,“不說這些煩心事了,就是他有什么歹心,我想魯忱還幫得上咱們。況且京中我也認得不少人,里頭也有他歷家的對頭,這些人正巴不得捏住他什么把柄,不怕他。你過來我掂掂看你沉了沒有。”

    妙真走來坐在他腿上,他把腳墊起來輕輕掂兩下,一手攬住她的腰,一手摸她的肚子,“像是又重了些,長得真是快。”

    “興許是我吃多了的緣故。”

    “胡說,你才吃多少?”他摸著她后腰上的肉哄她,“背上還是那么單薄,光是肚子在長。”

    一句話輕易就叫妙真笑起來,攀著他的脖子問:“還是肥了些的吧?我覺著走路好像沉重了些。”

    “那是肚子墜的,你沒胖。”

    “姑媽也說肥了些。”

    “她老人家連個人都看不清,還能看清你這二兩肉?”

    妙真便又放心地拿起剝好的栗子仁吃,關于傳星這個人和他有可能帶來的煩難,干脆都拋到九霄云外。她不是個復雜善變的人,也始終適應不了復雜變幻的人世。回想青春以來心靈上唯一令她感到欣慰的變化,是她不再貪圖那么多的愛。

    如今她只要眼前這一點,可把握在手中的,安穩的幸福。

    隔日他們還是照常出門,去廟里為肚子里的孩子燒香。總不能因為懼怕變故,就縮頭縮腦地連日子也不過了。

    闔家都去,只留下老陳看家。買了許多香油紙蠟,裝飭了叫新添的小廝套了板車拉著。另套了三輛馬車,呼啦啦竟是十六.七人的隊伍。

    恰逢這日傳星得空尋到良家門上來,在棲鳳橋上遠遠瞧見這么些車馬下人,便立住腳問祿喜:“他們這是要出門去?”

    祿喜跟著放眼看,“看那些燈油緞子,像是要去拜佛進香。唷,這可來得不巧了。”說后暗瞟他一眼。

    這世上之事,都講究個“天時地利人和”,這還不夠巧的?天時地利皆在。余下的便是事在人為了。

    可傳星卻忽然立定難行。真走過去,是要做些什么?難道真要以勢壓人,強搶民婦?他不敢。眼下這關竅上,他斷不能因為一個女人把前途毀之一旦。她到底不是西施,他自然也不是吳王。傾國傾城不過是傳說,這世上并沒有哪座城池是真正因為一個女人就覆滅的。

    他看到妙真從那兩扇隨墻門內走了出來,隔著道人潮不息的石拱橋,她捧著個圓潤可愛的肚皮,里頭穿著玉白的羅裙,外罩著晚霞色的鮫綃紗大袖氅衣,用條嫩草黃的腰帶系著,臂上挽的是淡淡湖綠色的披帛,手上擰著串紫騰騰的葡萄,舉起來咬掉一顆,扭頭對人說:“我也要騎馬,不坐車。”

    很奇怪,她的聲音輕輕的,卻有莫名的穿透力,穿過喧鬧的人潮直達他心里。連那老婦說的話他也聽見了。

    “你騎什么馬?還不老老實實上車去!”

    她轉頭去挽住個穿墨色圓領袍的年輕官人,“讓我騎馬嚜,還沒騎過呢。”

    傳星一眼認出來是良恭,從前總是小瞧他,覺得他頂多是個不得志的落魄書生。而今站在人潮中,他竟變得如此扎眼錐心。不過聽魯忱說,他憑著他的畫技結交了不少朝中之人。

    良恭不知對那老婦人說了什么,老婦人瞪了回眼無奈登輿上去。他又轉頭將妙真半攙半抱上馬,細心地把兩個馬鐙套在她腳上,“踩住了,我來牽馬。”

    他們是往前街上去,良恭拉著馬慢慢地兜了個圈子調轉方向,妙真拘束了片刻便放心下來,穩穩當當坐在馬上吊著葡萄串子咬葡萄吃。傳星看見她高仰起來的臉,對著太陽閃爍著一雙沒有塵埃的眼睛。使他想到那年此地初遇。

    她半點未變,或者是變著變著,又回到了原點。他不知道她是如何在這么多年的風塵輾轉中仍舊晶瑩皎潔的,但他看著飐飐搖動的裙與紗,總算明白了一點,他的確是愛她。

    不過這愛是有前提的,無論什么境況下,總要先萬全了自己再說。

    ————————

    寫給曾在生活中面目模糊過的你和我。

    全文完。

    作者有話說:

    下本開《逃玉奴》,是一對自私自利薄情寡義男女的婚戀故事,歡迎收藏。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