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家電-《和前男友穿到七零》
第(1/3)頁
很多人說看不上做小攤販的, 實際上,不少人正在琢磨怎么做點小生意掙錢。
面子在里子跟前,也是可有可無的。
孩子大了, 要給他們安排工作、娶媳婦,家里孩子多能吃上飽飯了但日子還是得勒緊褲腰帶過。
再去看做小攤販的, 一問一個“不掙錢”,但再看人家吃的穿的用的, 到底掙沒掙錢, 長了眼睛的人都能看出來。
不僅是大院里的人在討論,市文化館的人也都在聊這些事。
宋雨晴的同事有好幾人家里親戚都琢磨著做小攤販掙點錢補貼家用。
“宋同志, 你覺得呢?”
宋雨晴看向問自己問題的同事,搖了搖頭, 道:“我對這些不了解。”
同事羨慕道:“你們兩口子肯定是用不著操心這些事了。對了,聽說你家趙醫生升官了啊?”
問是這么問, 但人家的語氣挺確定的, 估計是人家從別人那聽到的消息。
這也沒什么好隱瞞的,宋雨晴就點頭道:“剛從副主任轉主任。”
這是年前就已經板上釘釘的事情,只是到了現在四月份才最終落實下來。
為了這事,他們家上周末還又去了一趟市區的外國餐廳吃飯,順便去看了谷空青給他們推薦的房子。
房子好是好, 但房主是個事兒精,他們沒敢買。
“還是你們家好啊,兩個人掙得多還只養胖崽一個,壓力小。”
宋雨晴點頭,“是啊, 養一個孩子壓力小多了,她有什么情況, 我們都能顧得上。要是有兩個,還得擔心一碗水端不平。”
要換成幾年前,同事可能還得反駁下宋雨晴的這些話。
多生一個孩子就是加副碗筷的事情。他們這輩都算好了,生孩子還少些,在他們父母那輩生得還更多,也照樣能把孩子拉扯大。
但現在幾年下來,看看胖崽的吃穿用度和教養情況,他們也得承認,人家獨生子女就是更吃香。
不過,也得是當爹媽的會教孩子。他們身邊又不是沒有獨生子家庭,都把孩子慣得無法無天了,沒條件都要給自己兒子創造“當皇帝”的條件。有條件的,那真是個“小皇帝”。
胖崽比起那些糟心孩子,真是好一萬倍。
“一代人比一代人的生活好了,獨生子女政策要是完全落實了,那以后的孩子就好命了。”
“不知道是好是壞,但一代人比一代人好是真的。我們再難,也難不過爹媽那輩。”
幸福大多數是對比出來的。
四月底,收到楚小云一家從京市寄過來的信件,說他們現在已經在京市落實了工作,還都是在教育系統,一個進了當地的高中,一個進了教育局,短時間內沒辦法再來羊城,特意給他們寄了京市的特產。
五一的時候,宋雨晴和趙平生帶著胖崽去了一趟老家看宋奶奶。
胖崽還記著太婆(實際應該喊太外婆,但總糾正不過來)給她的金圈子,一聽說要去看太婆,就開始忙活起要帶的東西。
說要禮尚往來,她也給太婆送吃的。
這次回去沒專門叫上宋家的人一起,他們各自都有事情,宋雨晴就說不用專門跑一趟回去。
擠上公交后,宋雨晴就覺得,市里的人又更多了。
這回胖崽再次被擠成肉餅,轉腦袋都難,顧不上跟他們樂呵了。
這個時候,就很想買一輛小車。
但僅限于想一想,她還是很明白的,別說現在了,就是再過十年,照他們家的家底,即使她的出版費再翻倍,也未必能買上小汽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