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世民從桌上拿起藥碗,擺了擺手,讓其他人等全都退下,來到長孫皇后的床邊,親自端起了藥碗。 “來,快把藥喝了吧……” 面對著李世民的體貼溫存,若是放在往常,別說是一碗藥了,就是一碗毒藥,長孫皇后也會覺得甘之如飴。 可今日,她卻紅著眼睛,將腦袋別了過去,無聲的表達著自己的抗議。 見狀,李世民苦笑了一聲,眼神中露出了一抹無奈之色。 他只好先將藥碗到一邊,握住長孫皇后的手,低聲道: “唉,朕知道你在生我的氣,可白天的事情,你沒有在場,太子他這一次是有些越界了,若是朕一味縱容他,保不齊將來就會闖出大禍來…… 你不同于尋常女子,自幼學文讀史都強我不少,你也該知道,青史斑斑,上面有多少帝王血淚,君不見漢武,隋文乎?” 漢武帝活活把太子逼得謀反,最后因為巫蠱事件,殺了太子一家。 隋文帝則是硬生生被兒子殺死,奪了皇位。 這兩個人在歷史上都算是明君典范了,卻因為沒有處理好與太子之間的關系,最后成了遺憾千古。 李世民自知得到皇位的過程,有些不那么光明。 因此在繼承人上面,他便格外敏感。 一方面,他極希望太子可以積極進取,本事越大越好,只有這樣,他才敢把偌大一個國家,交到太子手上。 另一方面,他又希望太子在某些方面應更循規蹈矩,不要隨便挑戰他皇帝的威嚴。 殊不知,他的這兩種期待,原本就是互相矛盾的。 一個有志向,有能力的太子,勢必不會唯唯諾諾,凡事都靠請求做事。 一個處處都講規則的乖寶寶,又怎么可能成為李世民心中,那獨當一面,堪當重任的儲君人選? 原本長孫皇后的情緒便是一直隱忍著的,如今聽到李世民的這一番話,猶如泄洪的堤壩,再也繃不住了。 “太子?莫非在陛下心中,只有太子,而沒有兒子嗎?” 長孫皇后淚水從臉頰上滑落,死死瞪著李世民,有些生氣道: “想那漢武帝,若時時都與太子談心,悉心照顧,父子間又怎會被外臣離間,一代明君,居然被小小的巫蠱之術玩弄于鼓掌之間,何其可悲? 還有那隋文帝,若是他深入了解,知道你那表哥性情,又怎會草率地將皇位傳于這樣一個人手里,死不瞑目? 這兩起悲劇,其本質正是因為君臣相疑,父子猜忌,陛下既然知道這個道理,卻為何又要明知故犯?” “你……你放肆!” 聽到長孫皇后的話,李世民仿佛被人戳到痛處,一下子臉色漲的通紅。 “朕這是防患于未然,明白嗎?朕的苦心,難道你就看不出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