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現(xiàn)在是開戰(zhàn)的時候,各地城池都戒嚴了,他想去哪兒都去不了。 要么,留在江南做困獸之斗,要么,從水路離開。 江南東臨大海,大明的船是天下之最,大部分戰(zhàn)船又集中在江南海域。 所以,這家伙最保險的辦法,就是從海上逃走。 去高麗,去倭國,都可以。 而這恰恰是朱允熥鞭長莫及的地方。 因為江南沿海城池,都在寧王的掌控之中。 他想什么時候跑都可以,朱允熥現(xiàn)在可來不及征兵去防御。 可嘆吶,大明水軍現(xiàn)在幾乎都是寧王的馬前卒。 “李進,時刻留意戰(zhàn)報,并給馬赫然、王邵傳命,只可斷瓦剌和韃靼的后路,不可追擊,更不可正面與之交戰(zhàn)。” 沉默寡言的李進聽的迷糊:“陛下,這兩股勢力已成甕中之鱉,咱們正好可以殲滅他們。” “殲滅?你說的對,他們跑不了了,可是殲滅之后呢?這天大的仇恨,會讓瓦剌和韃靼的大汗世代記住咱們,戰(zhàn)爭將永遠不會停息,邊境永無寧日。” “陛下的意思是?” “朕沒什么意思,朕不但不會滅他們,還會給他們放行。你一向不愛說話,還是繼續(xù)保持吧。” 李進汗顏的點點頭。 他離開御書房后,轉(zhuǎn)身就把情況告訴了朱元璋。 對孫兒一石三鳥之計,朱元璋萬般敬佩。 他也以為朱允熥會把瓦剌和韃靼的人馬全部消滅。 畢竟現(xiàn)在是這兩方勢力最艱難的時候,甚至比朱權(quán)還要艱難。 此時馬赫然與王邵的兵馬屬于以逸待勞,滅蠻子可不要太輕松,哪怕不打,從外圍困住他們也可以殲滅。 怎么偏偏朱允熥還想放走這些人呢。 “他到底在想什么……” 大明建國前后,瓦剌和韃靼一直都是中原的心腹大患。 境內(nèi)百姓深受其害,洪武年間,朱元璋派遣很多開國將領(lǐng)去打這兩個部落,流血犧牲是不必說了,每一戰(zhàn)都可謂浴血。 每一戰(zhàn)慘勝,他是恨透了這兩個部落。 “朱允熥啊,你到底想干什么。” 一時,他是無法理解朱允熥的做法。 放任這兩個部落進江南的人是朱允熥,若在放他們離開,那天下人人都會說朱允熥是個昏君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