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陸明遠求饒之聲,不絕于耳,卻沒有任何人替他求情。 實在是剛剛余良平念出的罪狀,太讓人氣憤了。 直到此刻,楚昊的語氣方才有所緩和,“諸位卿家,本君和陛下早在靈州時,就曾下旨,要求歸順的各州刺史彼此調換,為的并不是有意為難他們,而是為了避免大隋步北燕后塵! 剛剛陸明遠那些罪狀,都是干支莊在當地的莊丁很早之前就收集到的,而那些也僅僅是官中窺豹而已,還有大隋立國之前的很多惡行,都已經無法追查了,因為大部分苦主早已被折磨至死! 本君說過,打江山難,坐江山更難! 就拿陸明遠來說,他在定州任上足足十余年,早已成了當地的土皇帝,甚至可以這么說,定州百姓不知北燕幾年內的皇帝是誰,只知道陸明遠這位定州刺史是他們的天! 本君無法容忍這樣一個貪官惡官趴在治下百姓的身上吸血肆虐,那是對大隋朝廷不負責,更是對天下臣民不負責! 正因如此,本君才向陛下提議,將各州刺史位置對調,以免長期在一個地方執政過久,養成大患!” 楚昊剛剛說到這里,泗州刺史祝長海第一個站出來,“帝君陛下深謀遠慮,臣佩服之至!臣愿與其他同僚對調,離開泗州。” “臣也愿意離開海州,前往其他地方任職!”海州刺史梁士英隨后站了出來。 “臣也愿意。” “臣愿聽候陛下與帝君陛下調譴,任意派往他方!” 大隋及原北燕十一州刺史紛紛站出來表態。 不管是不是出于真心,但態度必須拿出來,畢竟,陸明遠的血還沒干呢! 楚昊見狀欣慰一笑,“諸位卿家愿意配合朝廷,本君為此感到欣慰,也相信你們不會做出像陸明遠那樣天怒人怨之舉。 相關議題,稍后本君會和輔國公以及吏部共同商議,再作布置。 本君與陛下離京外出征戰期間,輔國公,吏部方卿,兵部余卿坐鎮京城,積極籌措糧草,這才讓陛下在外期間可以安心作戰,功不可沒。 輔國公——”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