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剛剛她差點提起宣華,又覺得不大合適,這才及時止住話題。 哪怕楚昊說的再好聽,但宣華畢竟是他曾經所愛,豈能拿這種事隨意相比…… 第二天一早,文武百姓在城外相送。 楚昊和女帝同乘鑾輿,帶領五萬兵馬再出密州,速度卻并不快。 先行一步的柳長庚,剛剛離開穎上,胡鐵山就已經帶兵緊隨其后了。 建康城皇宮大殿上,呂慧如實奏報了千機司獲得的最新消息,朝堂上氣氛再次壓抑下來。 “國丈出使失敗了?” 永昌帝不出意外的再次慌了。 楚昊連柳長庚這位恩師的勸說也不聽,這可如何是好? “陛下,依臣之見,國丈出使密州,也許并未盡全力,否則,一向自詡尊師重道的楚昊,怎么可能這么快就發(fā)兵? 臣以為,應治國丈之罪,柳妃娘娘同樣不能輕易饒過。” “陛下不可!”吏部侍郎裴寬馬上出班,“呂相此言太過,僅僅通過臆測就要治國丈和柳妃娘娘,實在有些荒唐。” “沒錯陛下。”刑部尚書杜襄跟著附和道,“呂相之前以北燕皇室子嗣為質,認為留下他們,或者可以用來與大隋談判。 現在呂相就懷疑楚昊與國丈因師徒之情而暗通款曲,按照這個說法,為何不把國丈和柳妃娘娘也當成人質,屆時和楚昊作為談判籌碼呢?” 永昌帝煩燥的擺了擺手,“國丈是否和楚昊暗通款曲,要等他回來再說,況且現在也不是考慮追究罪責的時候。 千機司不是傳來消息,盤踞在穎上的大隋兵馬正向京城這邊殺過來了嗎? 諸位愛卿還是好好想想,該如何應對吧!” 杜襄再次開口,“啟奏陛下,依臣之見,應該盡快傳旨各州郡,立即發(fā)兵回京勤王!” 永昌帝連忙點頭,“對對對,兵部,立即傳朕旨意,讓各州派兵入京勤王!” “陛下——”呂慧直接打斷道,“千機司傳來消息,前朝余孽羅玉山,已經歸順大隋,并被楚昊冊封為大隋東南招討使,正率胡逗州,及明州二十一縣兵馬由南至北席卷而來,這個時候下旨勤王,恐怕——” “什么?!”永昌帝聞言臉色巨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