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娘娘她寵眷不衰》
第(2/3)頁
姜雪漪的肚子越發大,晨起稍微活動一會兒就覺得腰酸,再加上時局艱辛,現在是能不出門就不出門。
幸好宸兒還未到去國子監開蒙的時候,他乖巧可愛,在宮里玩也不會覺得急躁,這么陪著他在殿里認認字,玩玩具,倒也樂得自在。
這會兒外頭陽光正好,姜雪漪趁著光線亮給腹中的孩子繡一頂小帽,宸兒就趴在旁邊的軟榻上,拿著一支沒蘸墨水的狼毫玩,軟糯的指尖翻開一頁識字書,脆生生問:”母妃,這個字,念什么?”
正在這時候,旎春從殿外快步跑進來,笑著說:“娘娘,大人給您送的書信到了,您快瞧瞧吧。”
姜雪漪聞言立刻抬起頭,笑顏明媚地將家書接了過來。
這些天她總是心神不寧,唯有每次接到家中來信才能寬慰一點。
好在母親這幾日收拾了行李就能入宮來照顧她了,有母親在身邊陪著,不管怎樣她都更放心些。
自從陛下離宮,家中的書信來得格外頻繁,許是知道她得寵勢盛難免遭人嫉恨,家中人總是替她操心。
有時候問她安好,有時候沒什么說的便多說些兄弟姊妹們的情況,甚至有時候父親也會與她談談心,說起他從前沒讓姜雪漪詳細知道的事。
也是最近,她才徹底知道了父親和陶尚書的舊怨,歸根到底竟然因愛生恨四個字。
陶尚書年輕時性子孤僻不合群,不善交際,只在念書上天賦異稟。他心志高遠,與父親一見如故,將父親引為唯一至交,甚至與父親同吃同住,一道研學。
可隨著時日漸久,父親卻發現他雖有大才,卻性情偏激極端,不懂圓融之道,所抒高見每每不顧百姓死活,只看利益。
父親深覺他并非做官的大好人選,所以在父親率先入仕后,并未向先帝推薦陶尚書,反而推薦了另外一個學不如他,卻更加心懷百姓之人。
也正是這一舉措讓陶尚書深深感受到了背叛之感,無法接受父親的所作所為,后來兩人又因此事爭執多次無果,父親實在忍無可忍,最終二人割席。
與父親決裂之后,陶尚書的性情變得更加極端,也開始學著曲意逢迎,在官場周旋。再后來陶尚書成功入仕,又憑借才氣一路風生水起,可兩家的仇怨已經徹底結下,甚至牽連到了子嗣身上,再也沒了回旋的余地。
為了父輩的恩怨,陶家先后葬送了陶姝薇,陶姝妍,后來又一錯再錯,將整個家族都傾覆了。
只是得知以后姜雪漪也會覺得感慨,如陶尚書那樣陰險毒辣,心機深沉之人,誰又能想到他曾經竟會那么在意與父親的友情,在意到甚至不惜用一輩子去恨他、刺激他,又在這個過程中迷失自我,最終走向絕境。
若要姜雪漪來說,為了任何人傷心難過去較勁都是不值得的,可見每個人心中所思所想都不一樣,誰也不知道意外何時會來。
人總要與自己和解,偏激與瘋狂只會產生悲劇。
看罷家書后,她將手中的信紙好生疊起來放回抽屜里,抬頭看向了窗外的景色。
看著太陽的位置,姜雪漪突然有種不好的預感,心口倏然一沉:“我記得殷凝是去太醫署取藥材了,怎么會到現在還沒回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