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提燈-《夫君的心上人回來后(重生)》
第(1/3)頁
順德十六年,沈提燈十三歲,如愿進了北典府司,做一名力士。
沈提燈進北典府司之前,覺得他是天縱奇才,出身好,學得也好,三年干上百戶不成問題,大膽一點,三年干翻他爹也不成問題,結果進了北典府司第一天,就見識到了什么叫“艱難”。
北典府司招收人手很嚴格,人必須得是京城本地人士,三代清白,無論家境貧窮與否,高官還是商賈,只要文試武試過了,都可以入北典府司,十三歲以上,二十歲以下,從力士做起。
所以,北典府司內有各種各樣的人,大的都成婚了,小的還是奶娃娃,有出身高的,如沈提燈,爹是指揮使,有出身低的,比如一些由暗線轉為力士的,以前甚至是個跑鏢局的。
三教九流,什么都有,而北典府司安置他們的方式都是一樣的,不在乎誰是什么身份,進了北典府司,都是干活的畜生。
北典府司的等級劃分分為總指揮使,北典府司指揮使、副指揮使,南典府司指揮使、副指揮使,千戶,百戶,總旗,小旗,校尉,力士。
力士,是最低等的。
京中事兒不少,每時每刻都有他們要查的案件,每每查案,基本都是一個小旗帶著三個校尉,十幾個力士四處跑。
運氣好,一天能跑出個結果,運氣不好,那就說不準了。
沈提燈第一次去跟人跑出去辦案,一群人去一個京郊的村兒里抓人,那人聞訊而逃,去山里躲了一個多月。
那時正是炎炎熱夏,山間多蚊蟲鼠蟻,還有大蟲毒蜂,找一個人,如同大海撈針。
但他們也得撈。
沈提燈他們就活生生找了一個多月,去的時候是十三個力士,抓到了人,出來的時候,就只剩下七個力士了,剩下六個力士不知道死到哪里去了。
沈提燈在山間熬這一個月,第一次明白他父當時聽他說下的“豪言壯語”時,看他的目光。
哪兒有那么容易呢?
他們來山間抓人,一撲進山里,自己都找不到路,他們要吃飯,要喝水,要睡覺,無窮無盡的搜索過程也會給他們帶來很多疲憊,他們甚至還會迷失,會找不到自己曾經標注過的記號。
沈提燈自幼只
吃過練功、打磨、對練的苦,其余什么苦都沒吃過,每日睡得榻都是用冰玉做成的,到了此處后,第一夜竟是在樹杈上睡的。
等這一個月走出來,沈提燈功夫深厚,只吃了些苦,旁的還算好,而他的其余的同僚們死的死殘的殘,有個倒霉的碰上了大蟲,被吃的只剩下一顆頭。
而付出了六條人命,只抓到了一個人。
這就是北典府司,所有的強大,所有的效率,都是用人命一條條填補出來的。
而抓一個人,只是萬千任務里,最不值得一提的一件事,也就顯得,死那么幾個人,更不重要。
沈提燈恍惚間明白了,為什么父親與他說,官場這個地方,沒有和平可言,不是被人吃,就是吃人,只是吃人的方式不大相同而已。
完成第一個任務之后,所有力士得到了賞錢,一兩銀子,換言之,就是一貫錢。
死了的力士,得了十兩銀子,給他們的父母,做補貼。
十兩銀子,一條命。
沈提燈有點算不明白這個賬,他每日喝的一壺酒都要十幾兩銀子,更別提他們家里那琳瑯滿目的東西了,每一件都能買無數條命。
不過,他也回不去家——所有力士都有專門居住的地方,十二時辰里隨時待命,不能亂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