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三本書,第一本書寫的是他父愛奪□□,經常半夜鉆寡婦門,何其荒唐!沈提燈怒燒此書,簡直是敗壞他們家風! 他們沈家堂堂正正做人啊!若是叫他娘知道他爹鉆過寡婦門,他爹日后怕是連娘的面兒都瞧不見了。 第二本書寫的是他父殘暴兇厲,曾夜屠十三戶人家,連一條狗都沒放過,這個,這個真假就有點難辨了——小提燈把這本書放到了一旁。 第三本書上講的是他爹做百戶時,去查案時與人結怨,結識了一位漂亮姑娘,與其一見鐘情,然后經歷了一系列父母不同意、被馬車撞當場失憶、跳崖后險象環生撿到了一個白胡子老爺爺給的秘籍從此走上人生巔峰的一系列故事。 而那白胡子老爺爺給的秘籍就是“葵花寶典”,據說要把自己閹了才能大成,所以沈蘊玉就把自己給閹了。 也因此,沈蘊玉一個男子,面白無須,又生的一副小白臉的模樣。 沈提燈看到這第三本書時,竟有些被洗腦了。 當然,他不敢去問爹,也不敢去問娘,所以他選擇了問一個忠厚老實的嬤嬤——墨言。 墨言在府中伺候多年了,石清蓮與沈蘊玉成婚后,她與沈蘊玉的一個私兵互相瞧對眼了,準確的說,是她先瞧上了人家,人家最開始也沒敢多瞧她——石清蓮在沈府地位超然,連帶著這群小丫鬟也地位超然,若是冒犯了,肯定要被沈蘊玉抽鞭子。 墨言是個性子 沉穩、甚至有些執拗的老實人,她自賣身給了石家之后,便是石清蓮身邊的一棵樹,一朵花,一副杯盞,一只老狗,縱然石清蓮待她如姐妹,但她從不將自己當個得寵的丫鬟來看,她只當自己是石清蓮的所有物來看,她有了喜歡的人,便去與石清蓮說。 石清蓮便先查了查那私兵的路數,未曾娶妻,也沒有妾室,得益于沈蘊玉對麾下之人的嚴苛管理,這人也沒什么不良嗜好,她便先將人調到了自己院兒里,明里暗里叫這私兵頻繁與墨言獨處,有什么活兒都安置給他們倆人來做。 一來二去,便成了好事。 墨言是得寵的丫鬟,她成婚都沒離開沈府,而是石清蓮在沈府開了個小院子,將她留下,她成婚生子,都由石清蓮一手操辦,她生完孩子,便成了石清蓮的嬤嬤,還奶過沈提燈。 她對沈提燈來說,與乳母無異,親厚程度甚至相當于半個親母。 沈提燈直覺認為,他問所有人,都有可能被他父母知道,但是他如果問墨言,墨言不僅不會告知旁人,還會為他解答。 “墨言嬤嬤——可知我父是個什么樣的人?”沈提燈問:“在沒有我之前。” 他想了想,又補了一句:“我父,在別人眼里是什么樣的人?” 墨言一想到沈蘊玉,便想起來最開始,她掛上去的一盞又一盞的燈,在江府院里的樹上,在佛堂院里的樹上,在石府聽雨閣的檐下,甚至在去往千重山時、秋日圍獵宴上的馬車上。 那燈搖啊搖,晃啊晃,一轉,竟然已經是近十年的事兒了。 老實忠厚的墨言難得的有點局促,那些大人們之間的事兒,那好意思跟小孩兒說呢?她只好道:“夫人是難得一見的好姑娘,大人,也是難得一見的好兒郎。” 頓了頓,墨言又道:“沈大人雖滿手血腥,但皆是為國為民,少爺應為大人感到驕傲。” 這是墨言和石清蓮常給沈提燈灌輸的話,外人不明白這個道理,但沈提燈必須懂,因為那是他的生身父親。 石清蓮不希望沈提燈不理解他父。 沈提燈滿臉猶豫,最終,小心翼翼的湊近了墨言,低聲道:“那,有一件事,我需得問你,你要與我說實話。” 墨言便道:“自當如此。” 墨言心里只認石清蓮一個主子,至于江逾白和沈蘊玉,她其實都不太在乎,但沈提燈是石清蓮十月懷胎生下來的,她就也認沈提燈為半個主子,沈提燈要問她話,她也沒有不答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