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寒霜漫天 (十七)-《文字游戲》
第(1/3)頁
晉代高僧竺道生,以闡述《涅槃經》,宣揚“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苦游世間,卻不容于舊學,為北方貴族所排斥,趕出都城。
竺道生扁舟渡江,立于船頭,回望北方蒼茫大地,爽朗大笑:“縱是一草一木、一石一水,皆有佛性。眾生不懂佛,總有懂佛人;都云世無佛,菩提卻有樹。”
當他云游至虎丘,聽聞“千人石”來由,以大慈悲之心,于此開壇講經。短短數日,聆聽佛法之人,由最初的寥寥幾人增至千余人。這也是“千人石”名稱來由的另一段典故。
然而,世間分南北,貴族無區別。南方貴族哪能容忍此事?派遣士兵將聽經人悉數驅趕。面對空蕩蕩的偌大千人石,竺道生不為所動,繼續對聽經人盤做的塊塊大石宣揚佛法。三天三夜不吃不喝、不眠不休。
當他講到“一切惡人皆能成佛”時,千人石東北角水池中,一塊頑石突然向他點頭,仿佛聽懂了佛經之意。此時正值嚴冬,池中水盈滿,白蓮花吐芽生葉,競相開放。一時間,白綠相間,花香四溢,端的是人間至美之景。
竺道生目視頑石,微微一笑,拂袖而去。說也奇怪,池水頓時空了,蓮花朵朵枯萎,又是一幅“冬寒凋零”的景象。
由此,便留下了“生來池水滿,生去池水空”、“生公說法,頑石點頭,白蓮花開”的佳話。
那方小池,被后人喚作“白蓮池”,頑石則是“點頭石”。
——
此刻,我正站在蓮花池旁的石橋,視線從點頭石移到千人石。
從這個角度看下去,千人石分為形狀不規則的方、圓兩塊。方石由西至東,分成三層,最高層豎著一根人工雕刻的巨型石柱。圓石,也就是出現六條紅色人影、挪動裂出縫隙的那塊巨石,比方石要高出少許。點頭石,立在蓮花池靠近岸邊的位置,由下大上小,兩塊類似于方形的石頭疊加形成。
小慧兒、月野、黑羽、杰克,依著我的布置,分別站在圓石的四象方位,也就是時鐘的12點、3點、6點、9點位置,不明所以地仰頭瞅著我,做出下一步的指示。
幾分鐘前,當我陷入“根本不能開啟千人石機關”的絕望時,忽然冒出一個很奇怪的想法。
木利、奉先在斜塔里第一次開啟機關時,天降暴雨、電閃雷鳴,千人石出現暗示“南斗六星君”的紅色人影。這種出乎意料的異象隨著月餅關閉機關獨自進入地下暗道, 使我產生了“紅色人影是開啟機關的核心點”的錯誤認知。
話說回來,換做是誰,在當時的情形,基本都會把紅色人影作為解決問題的首要目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