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34章 窮的賣兒賣女-《我的姑母是馬皇后》


    第(1/3)頁

    財政不夠?

    馬鈺非常的詫異:“你不知道朝廷是怎么給官吏發俸祿的嗎?”

    朱標有些無語的道:“知道啊,一直都是發放錢糧、布帛等作為俸祿啊。”

    他心里的潛臺詞是,這么關鍵的東西,我作為太子豈能不了解。

    馬鈺卻揉了揉太陽穴:“有沒有一種可能,發放錢糧并非常態,而是權宜之計?”

    權宜之計?

    朱標茫然:“何解?”

    馬鈺發現他是真不知道,不禁連連搖頭,標哥作為皇太子竟然連這都沒研究過……

    不過想想也正常,畢竟還年輕,要學的東西又太多。

    某些地方出現疏忽是很正常的。

    從朱元璋立足應天到現在,給官僚的俸祿一直都是錢糧布帛。

    朱標從小到大都習慣了,以為這就是官吏發俸祿的常態。

    “事實上,在不同時期,給官吏發工資的形式也是不同的。”

    朱標非常詫異,這東西竟然也有不同?

    他自然知道俸祿意味著什么,連忙求教道:

    “請表弟指教。”

    馬鈺想了想,說道:“錢這個東西雖然出現的很早,但華夏自古以來就缺錢。”

    “先秦時期錢幣的種類很多,但數量稀少。”

    “只有上層才會使用錢幣,底層大多數時候依然是以物易物。”

    朱標點點頭,這一點他倒是知道,別說先秦時期了,唐朝的法定貨幣就有布帛。

    目前以物易物也依然很常見。

    說白了,就是錢荒鬧的,他爹已經不止一次抱怨錢荒的事情了。

    但可惜,目前也沒想到什么太好的解決辦法。

    “先秦時期缺錢,而且各項政治制度也不健全。”

    “古人基于當時的情況,建立了最適合當時情況的俸祿制度。”

    “大貴族的俸祿來自于采邑,也就是前面說過的二次封建。”

    “朝廷將一個縣或者一座城,分給自己子孫、功臣作為采邑。”

    “小官吏沒資格封建,也沒資格擁有采邑。”

    “但中央會為他們劃分一塊土地,這塊地上產出的財富,就是官吏的俸祿。”

    “這個東西類似于后來的職田。”

    朱標頓時來了興趣:“這個法子不錯啊,比直接發錢糧省時省力多了。”

    馬鈺說道:“這個制度是符合當時的生產力水平的。”

    官吏俸祿由戶部按月發放,國土面積小了還好說,官吏能按時領取到俸祿。

    疆域遼闊的國家就麻煩了。

    比如云南到京師一來一回得大半年,官吏怎么發俸祿?

    職田確實是當時最適合的制度,俸祿直接從職田里出了,省去了來回折騰。

    但職田也并非全都是好處,它也有殘酷的一面。

    “職田確實更便于朝廷,但對百姓來說卻是災難。”

    “比如官吏會指定某幾戶人家耕種職田,這幾戶人家就成了事實上的奴隸。”

    “比如有些官吏會將職田周圍的土地強行霸占,以此來侵吞民田。”

    “比如官吏為了多拿錢就強行規定,職田要繳納七八成田租。”

    “耕種職田的佃戶,辛辛苦苦一年,最后一計算還要倒賠錢。”

    “對于官吏來說,職田也存在很大的風險。”

    “遇到天災人禍減產絕收了怎么辦?”

    “而且田地至少半年才有產出,這期間官吏衣食住行的錢從哪來?”

    “沒錢的時候,貪就成了必然。”

    “可以說職田的弊端是非常大的。”

    朱標想了想,好像確實如此,不禁有些汗顏:

    “是我將事情想的太簡單了,后來呢?”

    馬鈺安慰道:“你是第一次聽說職田,想不通透很正常。”

    “古代的先賢一開始也沒看到這些弊端。”

    “是經歷了很長的發展,親眼目睹了危害,才知道職田的弊端。”

    “隨著時代的發展,春秋戰國時期初稅畝確定土地私有制,賦稅制度也逐漸完善。”

    “官吏的俸祿也逐漸從單純的職田,改為了職田和錢糧布帛并行。”

    “交通便利的地區,就由朝廷直接發放俸祿。”

    “偏僻的地方則繼續采用職田制度。”

    “到了漢朝時期職田制度徹底被廢除,統一采用錢糧布帛作為俸祿。”

    “但因為交通等因素,直接發錢糧依然有非常大的不便。”

    “比如有些偏遠地方的官吏,大半年才能拿到一次俸祿。”

    “還有些官吏的俸祿,莫名其妙就沒了。”

    “總之在官員俸祿這一塊,賬目是非常混亂的。”

    “不過不管怎么說吧,漢朝施行錢糧布帛俸祿制度,為后人積累了足夠的經驗。”

    “到東漢末年,因為寒冷期導致的土地減產,糧食已經無法養活龐大的人口。”

    “而且隨著黃巾起義,朝廷也失去了對地方的掌控,無法再順利收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