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35章 吾以救世也-《我的姑母是馬皇后》


    第(2/3)頁

    這時他又想起馬鈺的話,看一下子產的履歷。

    難道子產身上有這個問題的答案?

    想到這里,朱標立即命人將關于子產的記錄翻出來。

    因為馬鈺的原因,東宮也養了許多史官,協助朱標了解歷史知識。

    他們的作用,約等于人肉搜索引擎。

    所以這會兒朱標只是下達一道命令,很快就有人將關于子產的所有記錄都拿了過來。

    子產,鄭國人,鄭穆公的孫子。

    鄭國是個小國,最高光就是鄭莊公時期,差點就成了當時的霸主。

    然而他箭射周桓王,克段于鄢手短又太糙,為世人所不齒。

    故而評選春秋霸主的時候,他落選了。

    最后只得了個春秋五小霸頭銜。

    但鄭國實在太小國力太弱,也就輝煌了那么一小會兒,之后就成了晉楚兩國的夾心餅干。

    子產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走上政治舞臺。

    鄭國的體制有些特殊,除了國君之外,總共有六位卿室執政。

    按照順序就是第一第二到第六。

    當時的第一執政是子皮,鄭國的實際統治者。

    子產就是第二執政,變革的主要推手。

    看完子產面臨的形勢,朱標都不禁為他捏了一把汗。

    說是絕境一點都不為過。

    要知道,晉楚兩國都是千乘之國,前者是曾經的霸主,后者是未來的霸主。

    而鄭國地不過百里,車不過百乘。

    夾在他們兩國中間,堪稱危若累卵。

    然而,作為后人我們也就是感慨幾句就沒了。

    可處在當時的子產等人,還是要繼續生活的。

    即便面對的形勢再惡劣,他們都只能咬著牙硬撐。

    他們沒辦法放棄,因為放棄就意味著死亡。

    感慨了幾句,朱標繼續往下看,終于看到了子產變革。

    【為田洫,劃定公卿士庶的土地疆界,將農戶按什伍加以編制,對私田按地畝課稅。】

    什伍編織,這有些類似于后來的保甲等制度。

    對私田按畝課稅,這就是初稅畝確立私有制的后續啊。

    朱標不禁又提起了幾分精神。

    之前他聽馬鈺講解歷史的發展規律,但從初稅畝到秦國均田制中間發生了什么?

    不可能魯國搞了初稅畝,天下人都跟進了,必然有個發展過程。

    但具體如何發展的,又經歷過哪些波折,一直是個謎團

    朱標早就察覺到了這個問題,也去翻過史書,但并沒有得到太多有用的信息。

    沒辦法,中國的史書實在太浩瀚了。

    靠人工從中篩選出想要的信息,無異于大海撈針。

    但現在,子產的變革卻彌補了這缺失的一環。

    終于找到了想要的信息,朱標非常的高興,連忙繼續往下看。

    【作丘賦,依土地人口數量交納軍賦。】

    看到這個變革,朱標更加的興奮。

    這不就是田租和人頭稅的起源嗎,尤其是人頭稅,原來是子產變革確立的。

    果然,一切都是有源頭的,萬事萬物的發展規律都是有跡可循。

    自己還是得多讀史啊。

    繼續往下看……

    【實行學而后入政、擇能而使之的用人制度。】

    【不毀鄉校,愿聞庶人議政。】

    先學習才能當官為政,選擇有能力的人為政。

    在后人看來,這不是最基本的遴選官吏的方式嗎?有什么好說道的。

    但朱標卻沒有這么想。

    在春秋那個講究血統的年代,當官看的不是能力,而是和當權者血緣關系的遠近。

    血緣關系近的就能當大官,遠的當小官,沒有血緣關系的就是庶民。

    ‘選賢任能’堪稱是打破成規。

    關鍵是‘愿聞庶人議政’。

    什么叫庶人?

    就是普通人,和當權者沒有血緣關系,沒有政治地位的‘野人’。

    子路竟然允許他們討論國家大事,讓他們參與到政治活動中來。

    這完全是打破成規的做法。

    提起不拘一格選賢任能,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是誰?

    秦國的軍功爵制,不看出身地位,只看軍功授予爵位。

    然而朱標沒有想到,原來春秋時期就已經有人這么做了。

    仔細回想春秋時期的幾次大變革,皆未觸及到一點,那就是人才選拔。

    貴族的子孫永遠是貴族,官吏皆貴族之后。

    普通人永遠是普通人,是沒有資格當官的。

    子產的變革,是第一個在這方面做出改變的。

    普通人,只要有能力,也一樣可以做官。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