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微微側(cè)身,將杯沿放得比蘇建民的杯子低,輕輕碰了一下,發(fā)出清脆的響聲。 然后,他仰起頭,喉結(jié)一滾,一杯酒干脆利落地見了底。 整個動作,一氣呵成,沒有絲毫的拖泥帶水。 “好!”李愛國第一個拍手叫好,“爽快!這才叫喝酒!” 蘇建民的眼中也閃過一絲贊許。 他看得分明,王志強喝酒的姿勢,穩(wěn)健有力,帶著部隊里特有的豪邁,但敬酒的禮數(shù),卻又周到得體,沒有半分逾越。 這小子,不是個愣頭青。 蘇建民也端起杯子,喝了一口,然后夾了一筷子花生米,示意道:“吃菜,吃菜。” 酒桌上的氣氛,徹底活泛了起來。 李愛國本就是個話匣子,三杯酒下肚,更是滔滔不絕,從廠里的人事變動,說到市場的物價漲跌,唾沫橫飛。 蘇建民偶爾應(yīng)和兩句,大部分時間,他的目光,都在不動聲色地觀察著王志強。 他發(fā)現(xiàn),這個年輕人,話不多,但每一句都說在點子上。 李愛國問他部隊訓(xùn)練苦不苦。 他說:“為人民服務(wù),沒什么苦不苦的,都是應(yīng)該做的。” 李愛國問他想不想家。 “想。但守著大家,才能護好自己的小家。” 不邀功,不訴苦,平實的話語里,透著一股讓人心安的力量。 蘇建民一杯接一杯地給王志強倒酒,王志強來者不拒,但每次喝酒前,他都會先站起來,給蘇建民和李愛國滿上,敬酒的次序,一次都沒有錯。 他的臉頰微微泛紅,但眼神始終清亮,腰桿也挺得像一桿槍。 酒過三巡,蘇建民的話也漸漸多了起來。 他的眼神有些迷離,像是透過王志強,在看別的什么人。 “我……我父親,也是個軍人。”他忽然開口,聲音有些低沉。 客廳里瞬間安靜下來,連李愛國都停下了筷子。 “參加過抗美援朝……那時候,我才幾歲。他走的時候,跟我媽說,等打跑了美國佬,就回來。給我買糖吃,帶我去逛公園。” 蘇建民的眼圈紅了,他端起酒杯,猛地灌了一口。 “可是……他再也沒回來。一張烈士證明,幾塊撫恤金……我連他埋在哪兒都不知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