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趙明月強迫自己理性地思考。最直接的好處,大概就是……安全。 她回憶起那夜小徑上被處理過的油漬,回憶起那盤被神不知鬼不覺替換掉的點心,以及那個被迅速“處理”掉的小太監。若非這個影子的存在,她現在會是什么光景?或許已經在病榻上纏綿更久,或許……已經悄無聲息地消失在這座深宮之中,如同她那早逝的生母一般,連一點浪花都激不起來。 從這個角度看,這個影子的存在,似乎確實為她擋去了不少來自暗處的、或許是低級卻也可能致命的麻煩。至少,那些想要拿她這個“軟柿子”捏一捏,或者想通過傷害她來達到某些目的的人,恐怕都得掂量掂量,是否能躲過這雙隱藏在暗處的眼睛的監視和……可能的報復? 想到這里,趙明月的心情略微平復了一些。至少,在人身安全這個層面上,她似乎比以前更有保障了?這算不算是一種……不幸中的萬幸? 但緊接著,壞處便如同潮水般涌了上來,幾乎要將她淹沒。 最顯而易見的壞處,就是徹底失去了隱私。一想到自己的一舉一動,甚至可能連最私密的想法和情緒波動,都被一個陌生人盡收眼底,記錄在案,然后呈報給那個高高在上的父皇……她就感到一種深入骨髓的不適和屈辱。這比任何身體上的傷害,都更讓她難以忍受。 其次,便是這背后所代表的信號。父皇為何要派暗衛來監視她?這絕不可能是出于單純的父女之情。那么,是懷疑?是對她的不信任?他究竟在懷疑她什么?懷疑她這個看似無害的公主,其實也包藏著某種野心?還是懷疑她與宮外的某些勢力有所勾結? 亦或是……父皇對她另有安排?比如,將她作為一顆棋子,用在某個她尚不知曉的政治聯姻,或者其他的權力交易之中?所以需要提前派人來“看管”好她這件“物品”,確保她完好無損,并且沒有任何“不該有”的思想和行為? 每一個猜測,都像一條冰冷的毒蛇,纏繞著她的心臟,讓她感到窒息。她寧愿相信父皇是真的徹底遺忘了她,也不愿相信自己在他眼中,僅僅是一件需要被嚴密監控的工具或棋子。 更讓她感到不安的是,這個影衛本身。他忠于的是誰?是她這個被監視的公主,還是下達命令的皇帝?答案不言而喻。 這意味著,今日的“庇護”,隨時可能在明日變成“囚禁”,甚至……“處決”。只要一道來自最高處的命令,這把懸在她頭頂的保護傘,就會立刻變成指向她咽喉的利刃。他的保護,是有條件的,是基于命令的,而不是基于她本身的。 這份認知,讓她無法對這份“安全感”產生任何真正的信任。她就像是走在一條看不見的鋼絲上,腳下是萬丈深淵,而那根維系著她生命的鋼絲,卻掌握在別人手中,隨時可能被切斷。 利弊權衡之下,那一點點微薄的安全感,幾乎被巨大的不安和危機感徹底吞噬。 趙明月緩緩吐出一口濁氣,眼神重新變得清明而堅定。 既然無法逃避,既然利大于弊只是虛假的表象,那么,她就必須找到一種在這種嚴密監視下,依舊能夠最大限度保全自我,甚至……尋找機會破局的方法。 首先,絕對不能暴露自己已經知道了他的存在。這是最關鍵的一點。一旦讓對方知道她已經察覺,必然會引起對方更高的警惕,甚至可能改變監視的方式和策略,讓她徹底失去主動權。她必須繼續扮演好那個溫婉、病弱、對周遭一切都有些遲鈍的昭陽公主。 其次,要繼續保持低調,靜觀其變。既然父皇派人來監視,必然有其目的。在弄清楚這個目的之前,任何輕舉妄動都可能引火燒身。她需要耐心,需要等待,等待更多的線索浮出水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