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唐年年挑了五六個紅薯,洗凈切塊,鋪在大海碗最底層。 再切出一斤豬肉,改刀成大肉條,加上蔥姜腌制一會兒過后,裹上蒸肉粉,就放鍋里開始蒸。 冬日天冷,重新燒火起灶時間太長,所以孫秀晴習慣了不熄灶,留著燒透的炭,便于隨時燒煮點什么。 這也倒是方便了唐年年。 她往灶眼里添了點柴火,灶肚子很快就燃起了火苗。 小廚房上空炊煙裊裊,讓人光是看著這煙,都忍不住期待灶上鍋里的成品。 “小唐同志在家嗎?” 門口忽然傳來問話聲,唐年年從廚房窗口伸出頭去,朝外張望。 來人是個三十多歲的村婦,身上穿著花夾襖,神色有些窘迫。 “大姐你找我?”唐年年不認識對方,因此有些茫然。 婦人靦腆地笑了笑,“是,我找你……哦,我是聽我姑說,供銷社今天新上的處理布全讓你打包買走了,我想問問,你能不能讓點給我?” 婦人名叫王金兒,同是向陽村的村民。 唐年年朝她走近時,看見她身上的花襖看著是鮮艷,可卻有好幾處補丁。 腳上的棉鞋倒是厚實,卻并不合腳。 想來也是日子艱難,所以才會看上她這點處理布。 “行啊姐,你要多少。” 唐年年客氣的將她領進了屋。 王金兒搓了搓手,依舊是一副放不開手腳的模樣。 “不要多了,就買一塊錢的。” 王金兒從棉襖內袋里翻了又翻,十幾張票子加起來,才湊出一塊錢。 “我知道處理布是二毛八一尺,但你本來就是好意讓給我的,就給我三尺就行,我就很感謝了!”王金兒賠著笑說道。 唐年年點點頭,“那行。” 說著,她就上抽屜里找剪刀。 “媽媽……” 聽見沁寶糯聲糯氣的喊她,唐年年才發現小家伙不知道什么時候醒了。 孩子見著屋里有外人,一副泫然欲泣的模樣,伸著藕節似的小手臂要抱抱。 唐年年連忙抱起沁寶,同時也因為耽誤了這會兒功夫,不好意思地朝王金兒笑笑。 “孩子剛接回來,不熟悉環境,所以怕生。” 王金兒也跟著訕笑起來,擺手說道:“沒事沒事,我家小娃也這樣……” 沁寶趴在唐年年肩頭,還是嗚嗚噥噥的。 一雙葡萄大眼還總盯著王金兒看。 王金兒和她對上視線,趕忙說:“小唐同志,要不我還是在外邊等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