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剛剛還鬧得像一鍋沸水的圍觀鄉親們,瞬間都噤若寒蟬。 顧長衛這個城里來的戰友,是不是有點太兇了? 為了兩尺布的懸殊,居然就要讓他們小兩口離婚? 他們可沒有這么說?。? 老話說,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 毀別人婚姻,那是缺德事! 干多了要遭報應的! 于是,鄉親們陸續改口。 “哎喲,也就是一點布的事情,不至于要離婚?!? “就是啊,讓她婆婆媽訓她兩句就完事了嘛……” 王二敏從震驚中緩過神來,也表態道:“離婚就不用離了嘛,但是小唐你自己親口說的,這尺寸要是不對,你就賠我們家一匹布!現在所有人都看清了,確實不足三尺,你說到做到,去抱一匹布出來吧!” 唐年年淡然攤開手,“你先把這布給我?!? 王二敏心里是不舍的。 但想著花三尺布的錢,換一整匹回來,多劃算的買賣?。? 而且,被葉司雯剛剛那么一打岔,她這心里老覺得不對味。 為了早點了結了這事,王二敏也不計較這兩尺布了,從王金兒手上拿過,丟給了唐年年。 唐年年接過布,當即翻到了布的背面。 單面印花的布,背面是淺灰色的。 隱隱綽綽也透出些花紋,但不明顯。 而這不明顯之中,還藏著更加不起眼的一些痕跡。 唐年年捏著布,看向眾人問道:“有識字的老鄉嗎?你們過來看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這八個字,是不是少了前三個字?” 有人好奇的伸長了脖子,順著唐年年手指點著的地方,仔細端看。 “咦,還真有字。” “主文明和諧……前頭是少了字。這個主字確實少了左邊半截啊。” 王二敏也湊上來看。 她雖然不能認全這布背面的一行字,但她總歸能看得出,這里頭有端倪。 好她個唐年年,分布就分布,居然留了一手! 這些知青的壞點子就是多! 唐年年繼續說道:“當時我怕自己估得不準,我就拿我家的秤桿比著量的。誰家要是有卷尺,請借來用用!一秤桿是兩尺半,那兩秤桿就有五尺了!我明明白白給金兒姐裁了五尺布?!? “而且,我裁布之前,我家崽崽從口袋里掏出了粉筆在玩,我想,那就正好借粉筆做個標記,裁剪的時候更精準?!? “做標記,本來是劃線就可以了,但我一時興起,就寫了這八字寄語。沒想到,還真派上用場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