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青少年賽的單打比賽,對顧誠來說威脅不大。 或者說,沒有什么威脅。 起碼前面幾輪是的。 青少年賽的單打選手中,唯一能讓顧誠稍微認真一點的對手應該是二號種子,14歲的烏拉圭天才少年阿萊,但他和阿萊分屬不同的簽位。 一個在第一分區,一個在第四分區,就算一切順利的話,兩人最早相遇也得四分之一決賽甚至半決賽。 短時間內,顧誠的單打對手都不算強。 當然,顧誠也沒敢大意。 能夠殺進ITF Junior Circuit積分排名前十的青少年職業選手,其實力絕對不會比世界前百甚至前七八十的職業選手要弱。 部分的甚至更強。 顧誠見識過那些排名世界前百的職業選手,知道他們的實力有多強。 真要以為他們是弱雞,顧誠雖說談不上有翻車的風險,但絕對也不會好過。 當顧誠收拾好球拍走出中央球場時,墨爾本公園的夕陽正將西側看臺染成琥珀色。 他換下被汗水浸透的戰袍,套上深藍色運動外套,發梢還掛著細密的水珠,在晚風里透著涼意。 路過相鄰的 1號球場時,圍網外已擠滿了觀戰的球迷,電子屏上跳動著“于浩洋 vs山姆瓊斯(英國)”的對陣信息。 他側身擠到前排,目光落在底線附近的于浩洋身上。 這個與他比他大了幾歲的少年正站在發球線后,左手習慣性地梳理著額前的碎發,眼神里帶著與顧誠截然不同的銳利鋒芒。 英國選手瓊斯是典型的草地型打法,發球上網的節奏很快,此刻正用一記切削發球逼向于浩洋的反手位。 “瓊斯的發球落點太依賴外角了,第三局已經三次用相同線路,浩洋的反手切削防御很穩,但這樣僵持下去會消耗太多體能。他需要抓住對手第二發球的機會,像上周訓練時那樣用正手直線突擊。” 只是看了一會比賽,顧誠就對這場比賽的情況有了一些了解。 但于浩洋能不能贏對手,現在還不好說。 看的太少,對山姆瓊斯的了解也不算多,但這段時間實力大步提升的于浩洋,還是要占據一些優勢的。 只見于浩洋突然壓低重心,球拍如匕首般斜切過網球底部,一道低平的下旋球貼著網帶擦過,直竄瓊斯的反手空當。 英國少年倉促間撲過去救球,拍面蹭到球皮,球軟弱地飛向中場。于浩洋沒有絲毫猶豫,一個箭步沖上網前,手腕輕抖,截擊球像子彈般砸向瓊斯的腳邊。 “漂亮!浩洋這拍上網截擊的時機抓得太準了!”身后傳來熟悉的中文呼喊,顧誠回頭看見曹輝正背著球包站在人群里,臉上帶著興奮的紅光。 “輝子,你剛結束?”顧誠側身讓他擠過來。 “嗯,2-0贏了,對手第二盤中途抽筋退賽了。”曹輝抹了把汗,目光投向球場,“浩洋這局打得有點悶,瓊斯的防守太耗人了。” 于浩洋這時候大概也就是聽不到曹輝說的,不然心里肯定會吐槽兩句:“這家伙的防守像牛皮糖一樣,每一拍都頂得很深。” “剛才那個截擊要是再下壓一點就直接得分了,還是有點著急。“這時候于浩洋突然瞟了眼遠處,發現顧誠和曹輝站在一起,他眼瞳一陣收縮:”這兩人的比賽結束了?可真快啊!” 顧誠能快速結束比賽他能理解,可曹輝也這么快就拿下了對手就是他所料未及的了。 擔心自己僵持太久,于浩洋臉色一下子變得極為嚴肅起來,得趕緊解決掉這個發球局,不能讓他覺得我只會打相持。” 場上的局勢果然如顧誠所料,瓊斯在第四局發球時出現失誤,于浩洋抓住第二個破發點,用一記刁鉆的正手直線穿越得分。 當主裁喊出“6-4,7-5,于浩洋勝”時,少年揮拍怒吼的瞬間,顧誠注意到他手腕上纏著的護腕——那是去年青奧會團體賽時,他們一起贏下決賽后,教練送的紀念款。 “走,去球員餐廳吃點東西,晚上雙打還有硬仗。”曹輝拍了拍顧誠的肩膀,三人穿過逐漸亮起地燈的球場通道,影子被拉得很長。 顧誠回頭望了眼 1號球場,于浩洋正在接受場邊采訪,燈光下他的笑容明亮,像極了三年前剛進國家青年隊時,第一次打贏成人組比賽的樣子。 青少年賽的雙打比賽實在室內球場進行,顧誠和于浩洋的對手是鋒芒初現的巴西組合。 墨爾本公園的室內球場在夜色中如同一座透明的水晶宮,頂部的聚光燈將場地照得如同白晝。當 顧誠和于浩洋走進球員通道時,對面的巴西組合已經在熱身了。 高個子選手正用球拍大力抽擊墻壁,每一次擊球都發出“砰砰”的悶響,矮個子則在網前練習截擊,動作靈活得像只靈貓。 “他們就是馬科斯和盧卡斯?”于浩洋放下球包,開始纏手膠,眼神卻沒離開那對巴西人。 “嗯,南美 U18雙打冠軍,馬科斯的發球據說能到 190公里,盧卡斯的網前截擊很刁鉆。”顧誠蹲下身系鞋帶,目光掃過對手的熱身動作,“馬科斯發球時習慣左腳后撤半步,盧卡斯在網前喜歡用正手斜線,注意他們的雙上網戰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