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羅德拉沃爾球場的空氣仿佛凝固成實體,汗水與緊張在上午的陽光下交織成灼熱的網。 顧誠站在底線后,球鞋深深嵌入藍色硬地,留下兩道微不可察的擦痕。 第二盤比分此刻定格在 3-1,他剛剛用一記逆鱗回切逼出孟菲爾斯的失誤,拿下自己的發球局。 陽光透過穹頂縫隙,在他汗濕的發梢上折射出細碎的金光,而他眼中燃燒的火焰,比南半球的驕陽更盛。 “該讓他看看真正的殺手锏了。”顧誠喃喃自語,喉結隨著吞咽動作上下滾動。 他能感覺到孟菲爾斯的視線如芒在背——法國人正用毛巾擦拭球拍弦線,指節因為用力而泛白,顯然還在回味上一局被逆鱗回切支配的恐懼。 那記回球如同死神的鐮刀,網球過網后以違背物理定律的角度垂直下墜,在觸及地面的瞬間反彈上球網,孟菲爾斯躍起揮拍的動作最終只抓到一團空氣。 裁判喊出“Game,顧誠,4-1”的瞬間,全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 但顧誠沒有絲毫松懈,他彎腰撿起腳邊的黃色網球,指尖在球面摩挲出沙沙聲響。 這個動作他重復了千百次,卻在今天帶上了截然不同的意味——鏡像發球,這個在訓練中耗盡他無數心血的自創絕技,即將在世界級的舞臺上揭開面紗。 雖然鏡像發球是他回到現實世界后打的第一個自創的球技,但真正見過的人很少,一中的那群學生,并未傳播出去。 或者說,他們的傳播力度還不夠大。 這個發球,一直以來都只是在小范圍內傳播,真正知道的人極少極少。 而且,在當時的情況下,就算是有學生將視頻傳到了網上,聰明的網友們也只會認為那是用科技手段合成的視頻。 是特效。 現實中,不會有人能夠打出那么可怕的發球。 也不會有人相信,那種發球會出現在現實世界中。 所以,顧誠并不擔心鏡像發球被提前曝光。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以顧誠如今在網壇的名氣,鏡像發球真要傳播的廣為人知的話,早就被爆出來了。 鏡像發球,即便是在網王世界中,也幾乎沒有幾個人能夠回擊的發球。 這個發球,不僅僅涉及到視覺上的變化。 更重要的是,這個發球的力道不比大爆炸要小,甚至更大。 這不是神隱或者會消失的發球能比的。 一如神之子幸村說的,網球只有一個,它不會消失,只要看透本質,回擊這一類的發球不會太難。 但是,鏡像發球不一樣。 鏡像發球的力道很強。 僅僅只是能夠看透發球的本質根本不足以回擊這個發球。 而這個時候孟菲爾斯也發現了一些不太對勁的地方,他站在對面發球區,瞳孔微縮。 他注意到顧誠的站位比平時更靠后,左腳幾乎踩在底線邊緣的廣告標識上。 更詭異的是,顧誠的身體呈現出一種夸張的屈身姿態:膝蓋幾乎貼近胸口,右手持拍垂在身后,像一張拉滿的弓,脊柱形成一道驚人的弧線,脖頸微抬,目光死死鎖定著空中即將拋出的網球。 “這家伙……姿勢怎么這么奇怪?”前排的澳洲解說員放下手中的統計板,鼻梁上的眼鏡滑到鼻尖。 觀眾席中響起一陣竊竊私語,連向來冷靜的技術臺裁判都忍不住前傾身體。 顧誠深吸一口氣,胸腔如氣球般膨脹,然后猛地將球拋向空中。 這一次,拋球高度遠超以往,網球在頂點短暫懸停,仿佛被無形的手托住。 就在球開始下落的剎那,他的身體如彈簧般彈射而起,右腿向后蹬地,左腿向前跨步,整個身軀在空氣中劃出一個完美的半圓。 球拍揮動的軌跡不再是直線,而是如同畫筆勾勒拋物線般,從身體右側后方劃過頭頂,再猛然劈向前方。 “砰!” 擊球聲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沉悶,帶著一種金屬碰撞般的嗡鳴。 “好快!!” 孟菲爾斯瞳孔猛然收縮起來,這個發球的速度太快了,更關鍵的是,他好像發現這個網球的旋轉有些詭異。 孟菲爾斯還沒反應過來發生了什么,下一刻。 更令人驚駭的是,網球過網的瞬間,空氣仿佛發生了扭曲——原本單一的球體突然裂變成兩個一模一樣的網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分別射向孟菲爾斯球場的左右兩個角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