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一百七十一章 無旋球VS手冢領域-《都重生了誰還打網球啊》


    第(3/3)頁

    德約科維奇的底線深球一次次將顧誠逼向絕境,但顧誠總能用匪夷所思的動作救回——他的反手擊球點甚至低于膝蓋,卻能回出帶著強烈上旋的球。

    當德約科維奇的最后一記正手擊球稍稍出界時,主裁的手勢終于落下。

    “Game, Gu Cheng! 6-4!”

    整個球場的橙色區域突然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

    穿 LED燈牌的年輕人跳起來時,燈牌上的“顧誠”二字因劇烈晃動而閃爍不定。

    顧誠扔掉球拍,彎腰雙手撐著膝蓋喘氣,汗水在地面匯成小小的水洼。他的團隊成員沖到場邊,卻被邊線裁判攔住——按照規則,局間休息時不能接觸球員。

    德約科維奇走到網前,與顧誠輕輕握了握手。他的表情平靜,但眼神中閃過一絲復雜的情緒。

    當他轉身走向休息椅時,轉播鏡頭捕捉到他對著教練說了句什么,唇語專家很快破譯:“他的旋轉……我們需要重新計算。”

    看臺上的周明遠老人打開保溫壺,發現普洱茶已經涼了,但他卻渾然不覺。

    手機屏幕上,虎撲“老炮兒聊天室”的討論已經炸開了鍋:“德約科維奇在調整!他不會被這種怪招打垮的。”

    而在 Reddit,“發球機器”的新模型正在生成:“最后一分的拍頭速度達到 78公里/小時。

    主裁的“Game, Gu Cheng!”余音未落,羅德拉沃爾球場的空氣仿佛被投入滾燙的鐵塊。

    穿橙色衛衣的志愿者艾米莉發現,手上的熒光印章在紫外線下的亮度突然增強——這是因為數萬觀眾同時起身時,身體摩擦產生的靜電改變了光頻。

    她的登記表上,“第 127位觀眾”的旁邊多了個潦草的驚嘆號,那是剛才蓋戳時激動得手滑留下的。

    顧誠走向休息椅的腳步帶著微妙的踉蹌,每一步都在硬地上留下深色的汗漬。

    他的體能教練遞來的毛巾還冒著白氣,12攝氏度的低溫讓接觸皮膚的瞬間激起一片雞皮疙瘩。

    數據手環顯示他的肌酸激酶指數達到 210U/L,這是劇烈運動后肌肉輕微損傷的信號,但他的左手仍在無意識地摩挲球拍——拍線的張力比賽前降低了 0.5磅,剛才那記零式削球幾乎繃斷三根聚酯線。

    德約科維奇的團隊則展開了精密的戰術調整。

    他的教練掏出平板電腦,屏幕上用紅色箭頭標注著顧誠的七個發球落點,其中五個集中在中線附近。

    “他的內角發球旋轉軸偏左 7度,”教練的聲音壓得很低,“下次接發球時站位再向左移 30厘米。”

    塞爾維亞人一邊喝著橙色電解質飲料,一邊用毛巾擦拭拍面,剛才截擊時沾上的橡膠顆粒被仔細清理干凈——這些微小的雜質會改變球的旋轉軌跡。

    轉播中心的氣氛比賽場更沸騰。

    ESPN的技術總監馬克正在調閱三維重建畫面,顧誠最后一分的移動路線被分解成 128個坐標點。

    “看這個折線角度,”他對實習生放大屏幕,“在第 15拍時,他的重心偏移了 45度卻沒摔倒,這需要股四頭肌瞬間爆發出 400牛頓的力量。”

    隔壁的 BBC轉播席,安德魯的筆記本上多了串奇怪的數字:“6-4=21%”,這是他根據過往數據推算的“首局獲勝者最終奪冠概率”。

    社交媒體的反應已經形成數據海嘯。

    Twitter上#零式削球違背物理#的話題標簽以每秒 1200條的速度刷新,其中包含 732條帶慢動作視頻的分析。

    劍橋大學的哈珀教授在個人主頁發布了實時論文片段:“顧誠的切削動作使球產生的逆向旋轉達到 3200轉/分鐘,這需要球拍與球接觸時的摩擦系數突破 0.8,而常規網球拍的最大系數僅為 0.65。”

    這條推文在 3分鐘內獲得 1.2萬次引用,其中包括三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的轉發。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