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九十三章 大聚會-《枯榮界》


    第(2/3)頁

    公冶山用混濁的老眼看看眾人,喃喃道:“今年是個好年頭哦!”牛老屁說:“你這老頭還這么迷信,玩了一輩子易經。”聞聽此言,公冶山抬起頭來,微癟的嘴巴動了動,白花花的山羊胡須顫了顫,慢條斯理地說:“話不能這么說,這不是迷信。伏羲是咱的人文初祖,易經是伏羲造的文化,是他觀天象輪回更替,察萬物生生不息,看人與天地萬物相伴相生,才精心創造出來的。這八卦,一陰一陽謂之道,八種現象之間剛柔相輔,柔不求擴張,剛不可戰勝。伏羲的本意是引人向上,自強不息;引人向善,厚德載物;引人向前,天下為公;引人向內,以和為貴……”

    知青們都嘖嘖稱贊。牛老屁說:“您老真有研究,我算是長了見識了。”公冶山站起干瘦的身子,像一根立起來的骨頭,似乎碰一下就會散了架子。他一邊搖搖晃晃往中心道走一邊陰陽怪氣地叨咕: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乾坤。

    艾育花和兒媳白家喜早早就把自家院子收拾干凈,素白的豆腐包布掛在院子里的晾繩上,微風中如同幾道錯落飛揚的瀑布。熱氣從敞開的房門口上檐往外繚繞,離老遠都能聞到從屋里散發出烀豬肉的香氣。這是村上特意選在當年的知青屋準備豐盛的午餐,村里最拿手的康家大廚師二廚師請來了,勤快利索的幾個婦女來幫忙了。姚老美給艾育花、聞大呱嗒、李琴、白家喜幾個婦女分派活:“來來,你們幾個辛苦辛苦,抓緊摘菜洗菜改刀切墩。”艾育花說:“老姚叔放心,我們幾個干活都是撒楞手,這點兒活不在話下。”錢老牤嗅嗅香氣,問姚老美:“早上派人去鎮上購買食材,咋樣啊?”姚老美滿意地說:“食材買得不錯,我都一一清點了。”黃三怪說:“看還缺啥少啥不,不夠就再讓去買。”姚老美說:“豬肉、血腸、小雞和蔬菜一樣不少,還有大豆腐干豆腐,做十道菜綽綽有余,四十人吃都夠。”

    知青們紛紛涌進屋來,東看西看,一臉的欣喜。尤其是大鏡子旁邊像鏡子里的一張老照片吸引了人們的目光,一時成為品評的焦點。那是男女知青的一張合影,上面的空處還留有一行文字“讓我們的友誼堅如磐石1970?12”。知青們紛紛感嘆:

    “看,那時的我們多么年輕!”

    “我們的青春永遠定格在了七十年代初。”

    “萬萬沒想到,艾育花還留著這張。”

    艾育花正在菜板前切菜,白菜絲切得又細又勻,忽然發覺有人站在了身后,聞大呱嗒回頭看一眼,小聲提示說:“是知青小富。”艾育花放下菜刀,忙回過身,雙手有些不知所措。面對著富久,她滿臉通紅地哆嗦著嘴唇,不知道說什么是好。“還好嗎?”富久看似問得隨意,卻包含著牽掛。“好著呢,都好著呢。”艾育花的手下意識地在圍裙上蹭了又蹭。姚老美故意支走公冶安:“安子,跟你兒子去鄰家搬幾張炕桌子,再到舞廳賃些碗碟筷子,東屋南北炕都放席。”老實巴交的公冶安應一聲,挪著臃腫的身子和公冶文出了屋。艾育花把富久領到了東屋,問道:“昨天是你生日,沒忘吧?”富久說:“沒忘,昨晚在歡迎宴會上三姓賓館給準備了蛋糕,大家一起唱生日歌,這個生日過的很有意義。”艾育花問:“這些年你也挺好吧?”富久說:“大學畢業后在三江市一所中學教了幾年書,是八零年秋天調回杭州的,還從事教育工作。八一年秋天,和本校的一名女同事結了婚。”他坐在炕沿上,輕聲問,“你還恨我嗎?”艾育花咬著嘴唇搖了搖頭。“育花姐,對不起,都是我不好!我知道我一走,你得咽下所有的苦! ”艾育花眼里有淚花一閃。“走時我確實還幻想咱能走到一起,但不確定能不能實現,所以無法給你承諾,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你結婚的消息我知道后,我才徹底斷了來找你的念想。但后來時常也會想起,有些事根本無法忘掉。雖然山高路遠,雖然天長日久,可心里始終有一種無奈的牽掛。”艾育花沒說一句怨恨的話,反而安慰道:“今天難得見這一面,一下想起很多事兒,可那些都過去了。你不用愧疚,真的沒啥。”看著艾育花有些花白的頭發,富久心里就像刀割一樣難受。

    艾育花回到外屋繼續干活,牛老屁忽然看見秦黑牛走進外屋,忙伸手拉住,欣喜地說:“你是黑牛!小老哥你沒怎么變啊。”秦黑牛一邊用拳頭輕輕地擊碰牛頌肩膀一邊笑道:“呀呀,你這屁種!我也有變化,都有白頭發啦!”他一口一個屁種,把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牛老屁說:“說話就說話唄,你總擊打我干哈!”秦黑牛說:“你這屁種!行啊,離開這么多年,咱這土話你還記得呀!”牛老屁說:“當然記得了,想當年咱在一起扶犁點種,還在一起喝酒扯皮,忘沒忘?”

    “你這屁種都記著,我咋能忘!我還記得你跟曲二桿子豬倌去放豬,在大街上高唱‘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秦黑牛把他拉進東屋,“當年就在這屋,咱倆下過象棋,掰過腕子,你這屁種沒少耍賴!”錢老牤轉了轉眼珠子,咋呼道:“來來來,這回別耍賴,你倆再照量一回,看誰勝誰負。”牛老屁一下坐在地桌旁邊的靠椅上支起胳膊肘,秦黑牛也在另一邊坐了,與他握成了拳頭,錢老牤喊道:“比賽開始!”兩人便一齊用力,咬牙較上了勁兒。一開始牛老屁用力過猛,差點把黑牛的手腕壓下去,黑牛一點一點往回搬,反過來把牛老屁的手腕壓過。僵持了半天,牛老屁終于挺不住了,勁兒一松,手腕就被壓在了桌子上,他甩著手腕子,呵呵笑著認輸。姚老美伸出大拇指,在兩人面前晃了晃,逗笑:“你是屁牛,你是黑牛,都牛!”錢老牤評論說:“論使力氣,你們城里人可不如鄉下人。”

    幾個知青在曾經住過的知青屋老房子前照相,黎紅拉著艾育梅,讓徐二山也給單獨照了兩張。黃三怪嚷嚷道:“讓我大哥領著你們走一走,看一看當年勞動生活過的地方,見一見多年不見的老鄉鄰。”知青們跟著黃士魁往院外走,姚老美跑出房門大聲提醒:“十二點準時開飯啊!”

    他們繞著村子走了一遭,看著眼前似是而非的景象,內心都搜尋過往的記憶。每到一處,黃士魁都給介紹一番:“土房越來越少了,磚瓦房越來越多。但我感覺這屯子的房屋布局不如過去好,每趟房子只保留或前或后一條街道,而每趟街的房子前后不齊里出外進。在我看來,這種錯落缺了些規矩,也顯得不那么自然和順暢。”過了羅鍋橋,黃士魁指著溝南邊一條小路說:“火燎溝邊的這條小路,原來是通向第二生產隊隊部的,那戶院子的房子原來就是馬號,分隊后房子扒了房號給了村民。”又指著羅鍋橋南一根電線桿說:“那根電線桿子守候的那塊地原本是第二生產隊的場院,大馬囡就是在那個位置出的事。”徐二山一邊張望一邊說:“我媳婦的命運就是在這里改變的,腰部換了鋼板后很多工作都干不了,只能坐著輪椅給廠子看大門。”知青們的目光越過石頭墻向南邊張望,因尋不到生產隊馬號的影子而多少有些失落。

    “我記得,每天大公雞喔喔一叫,社員們就早早起來。”

    “我記得,那時冬季天短,一天只吃兩頓飯。

    “還沒到春播,男社員積肥,女社員選種。”

    “那暫農活太累,一年四季幾乎閑不著。”

    “那時條件雖然艱苦,但同吃同住同勞動的日子令人難忘。”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不時引發一陣感慨一陣唏噓。應徐二山要求,去柳條河渡口走走。賈大膽開來拖拉機,載著幾個知青駛向念念不忘的河灣岸邊。河邊的柳毛子比當年少了,卻正是返青放綠的好季節。黎紅做個柳條帽圈戴在頭上,仿佛又回到年輕的時候。無人喊渡,小船靜靜地橫在河灣岸邊,有人正坐在旁邊擎著魚竿垂釣。幾個知青圍過來,看到賈船夫釣到一條嘎牙子。見知青們都欣喜地抓著小魚拍照,賈船夫呵呵笑了,笑得古銅臉上布滿的皺紋更加清晰了。

    中午十二點,午宴在知青屋一片熱烈的掌聲中開始了。菜肴非常豐盛,小雞燉蘑菇、豬肉燉粉條、鯰魚燉豆腐、血腸燴酸菜,還有炒干豆腐、烀肘子、豬手,主食特意貼的大餅子、煮的大碴子下大豆。開飯時,索良問一句:“金書山咋沒來?”黃三怪說:“他大哥從廣東回來了。”

    小燒酒倒上了,黃士魁讓大家先嘗嘗菜,知青們紛紛動筷,都說東北菜做的太好吃了。黃三怪端著一杯小燒站在屋地上,代表村里說了幾句話:“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你們能來我們偏遠農村插隊,那就是緣分。你們留下的那些故事太多了,真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啊!方才,大家參觀了半天,也都餓了,我長話短說。首先我代表村黨支部村委會,也代表父老鄉親,對各位知青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其次謝謝你們時隔三十年還能掛念著這個第二故鄉,最后祝愿大家這次回訪開心快樂!”說完,舉起杯先敬了一大口,知青們也紛紛舉杯品嘗。

    徐二山代表知青講話,他也站在屋地上,有幾分激動地說:“這是大家再次踏上黑土地后真正意義上的一次家宴,謝謝長青村這么熱情的款待。當年,我們積極響應號召,毅然告別親人,從南方來到東北,從城里來到農村,插隊落戶一待就是好幾年。在那段歲月里,最難忘的是鄉親們對我們知青的關懷、愛護和包容。一晃三十年過去了,我們憑借著在這里錘煉的吃苦耐勞精神,回城打拼出了各自的事業,但我們始終魂牽夢繞第二故鄉。我一提出回訪的倡議,立刻得到積極響應。踏上第二故鄉的土地,我們太高興了;見到第二故鄉的親人,我們太親切了。來,借這酒敬父老鄉親,謝謝你們,謝謝你們!”說完一仰脖,把剩下的半杯酒一飲而盡。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