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沈蓉再次聽到將軍府和毅勇伯府的消息時,已經是半個月之后的事了。 此時溫暖的三月已過,天氣漸漸地熱了起來。 楊將軍出殯那天,正巧撞上毅勇伯府那場官司的判決下來。 毅勇伯縱奴行兇,害李汪兩家二十余口人性命,因毅勇伯不是主犯,罰銀五百兩,鞭四十。 毅勇伯沒有主動授意莊頭去搶李汪兩家的房地,也沒有讓莊頭去殺人放火,他不是主犯,只是管教不嚴,這個懲罰對于勛貴之家來說,已經算是很重了。 那個莊頭在判決下來后,便立馬被砍了頭,不帶一絲猶豫的。 這案子鬧得大,皇帝也聽了一耳朵。 趙熙想到那位快死了的楊將軍是毅勇伯的女婿,都不用多想,直接下令申飭毅勇伯。 大太監接了旨意,喜氣洋洋地出宮去了。 朝中的臣子們得知這個消息后,都有些同情毅勇伯了,才死了女婿,自己一把年紀了被打得半死不活的,如今皇上還派了閹人上門來指著他鼻子罵,這讓人如何接受得了? 是按理說,你做了錯事,做臣子的挨皇上一頓罵,倒沒什么說的。 但,皇帝肯定不能親自上門來罵,而是讓太監去罵。 皇帝要怎么罵臣子,當然不會一字一句教給太監怎么罵,罵哪些內容,充其量也就是給個提示,火候大小由太監因地制宜,自己掌握。 可太監大多目不識丁,出身卑賤,再加生理缺陷人格變態,罵起人來常常出其不意,戳人心窩子,揭人短不說,罵得粗俗又難聽, 被罵一次,該大臣可能一輩子都抬不起頭來,這還不如挨頓板子痛快。 毅勇伯得到消息,只覺得天都塌了,可這頓罵躲不掉,只能讓陳夫人趕緊準備銀錢和金銀珠寶。 這些錢和金銀珠寶都是給來罵人的太監準備的,以求太監能嘴下留德,給他留一點兒自尊。 可惜,毅勇伯不知道,皇帝在下旨時金口玉言,鬧得越大越好,讓其他人好好瞧瞧熱鬧,這其中未必沒有殺雞儆猴的意思。 吳太監深解陛下其意,他到了毅勇伯府后,也不進大門,就站在大門口外,將毅勇伯喊到跟前。 毅勇伯臉皮一抽,忍著屁股上的痛,拉住了吳太監的手,笑著問好,實則是將一把銀票塞到了吳太監的手里。 吳太監嘴角微微一翹,不動聲色將銀票給收了起來。 你以為吳太監收了銀子就不罵了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