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祖孫倆商量了一番,六奶奶決定聽沈蓉的建議,先把身體好好養一養,等做好準備,再出門。 沈蓉知道這次回鄉,估計短時間是不會回來的,少則一兩年,多則…… 沈蓉一時間忙碌了起來。 胭脂作坊的事是最簡單的,原先一直都是張六娘經營,背靠國公府,她在不在都不重要,如今她要回鄉一段時間,鋪子里的事還是由張六娘打理,遇到處理不了的事,張六娘直接去找周二夫人即可。 至于莊子里的事和果蔬鋪子,沈蓉便全權交給了龔管家。 他雖是管家,卻也是龔太夫人的養子,讓他接手這些,沈蓉沒什么不放心的,只要地契她都捏在手中,就更出不了什么事了。 最后,最重要的是平平和安安讀書的事。 當初,沈蓉托龔管家請了一位老夫子,入府給平平和安安啟蒙。 老夫子姓姜,來歷龔管家沒有多說。 姜夫子有五十歲左右,平時只著一樸素的長袍,干瘦的脊背挺得筆直筆直的,看著有些古板。 可給兩孩子講起課來生動又幽默。 沈蓉曾偷偷地去聽過幾回。 姜夫子這一教便教了三年。 如今他們要離開京城,沈蓉總要告訴姜夫子一聲。 這日,沈蓉親自去西跨院那邊接兩個孩子下學。 見到姜夫子后,沈蓉便讓菊香帶兩個孩子在外面等候。 沈蓉先對姜夫子行了一禮,道:“姜夫子,打擾了,家中孩子不日要南下,不知夫子可否愿意隨我們一家人南下?若是姜夫子故土難離,便讓兩個孩子暫時……” 沈蓉話還沒說完,便被打斷了。 “我愿意!”姜夫子語氣有些急切,話出口他便發現了失禮之處,有些不自在地捋了捋他的山羊胡子。 龔家這兩個孩子是難得的聰慧孩子。 說實話,他活了大半輩子,聰明的孩子他見過不少,可聰明又有讀書天分,又肯用功的孩子,他還真沒遇到過。 結果一遇便讓他遇到了倆兒。 兄妹倆都有過目不忘的本事,一本書只要用心看一遍便能記下來。 女娃就不提了,男娃只憑借過目不忘這一點,再加上他的教導,這考取功名完全不在話下。 他姜懷遠雖考取了功名,甚至考上了二榜進士,但他卻不喜仕途經濟,若是能教出一位文武雙全的麒麟子出來,那他這一生算是沒有白來一趟。 這些天,兩個小家伙沒少在課間休息時嘀咕回老家的事。 他聽了就幾天,也沒見有人來問他的意見,可把他急得不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