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開始育秧-《和廢物系統在古代種田》


    第(3/3)頁

    畢知許突然想到朱自清的某篇散文,忍不住笑了出來。

    解決了犁田的事情,畢知許放心下來。自從完成第一個任務后,種田系統就給她發布了一個新的任務,非常符合她的心意。

    “兩個月內完成水稻育秧?!?

    畢知許很重視育秧的事情,拿到稻種后,她就開始晾曬,然后日浸夜露催芽。所謂日浸夜露,就是用盆或者袋子裝著,在水里泡著,晚上裝在能過濾水的籃子里,放在屋內,蓋上麻袋悶一夜,等到稻種露白,就可以裝進麻袋里了。

    工具和技藝都有限,畢知許也已經盡可能地簡化了操作。

    裝著稻種的麻袋過一遍水,然后就可以放在屋內,蓋上稻草保溫,大約兩天后,稻種就發芽了。

    臨山村的人們撒播的就是這個時候已經發芽的種子。

    這個時候沒有塑料材料,就算有,畢知許也不會做育秧盤,也稱“秧托”,所以她就將育秧盤的大概樣子還有作用跟周三說了,央他用竹子幫忙做一些。

    周三確實是個編織的好手,很快就把她想要的東西做好了,還差點誤了家里的春耕,被周老爹一頓罵,畢知許在旁邊攬責都不聽,就一個勁地罵老三。

    畢知許看著擺在院子里除了攜帶不便,沒有其他缺點的育秧盤,不得不感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三哥看起來憨憨的,編織的能力卻是周家其他人比不上的。

    秦氏對于四兒媳婦興師動眾搞這些東西有些不滿,但見老頭子都沒發話,她只好憋著。

    畢知許也想過直接撒到田里,等長成十二三厘米的秧苗后再進行分秧移植,但這樣的話,分秧的時候會損壞秧苗的根部,要避免損壞,就要用工具將秧苗連泥一起挖出來,比用育秧盤麻煩了不少。

    既然如此,不如一開始就麻煩些,做好育秧盤,明年就能循環利用育秧盤了,還能不串根。

    畢知許從周老爹“分配”給她的十畝地里挑了一塊,遠離人群。細細地將犁田、耙田,然后像種菜那樣,挖出一行行“泥壟”,先往盤里掃些泥,然后將稻種撒在育秧盤上,再用家里拿來的掃把小心地給育秧盤掃上一層薄泥,淺淺地覆蓋住。

    為了保溫,畢知許還斥巨資買了半透明布來蓋育秧盤。涂油的透明紙效果比布要好,但這個時代,紙太貴了,還是一次性的,只能退而求其次,用布代替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