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很該在接到這人名帖時叫家仆連人帶帖打出門去才是! 這廂蘇州知府還在暗暗叫苦,不知如何將事情推拒出去。 那邊賈瑯抬手將丫鬟呈上來的熱茶端起吃了一盅。 待茶已吃完,這才抬眼,氣定神閑加了一句。 “這林如清雖為永安縣主表親,但縣主大義,不愿家中有人冒天下之大不韙觸犯國法。 除林如清及幾位林氏族人外,還有一位姑蘇劉姓人家,亦是城中大戶。 這兩家一邊負責走通渠道運來私鹽,一邊借著家族產業販賣謀利,實屬可恨吶。” 賈瑯一面說著,一面示意小紅將今日所得消息一一呈上給知府一觀了。 這紙張上面記載了林玉枝所見所聞及口供、又有其偷偷拓印下的來往書信。 加之賈瑯同鄧文榮近日委派人手得來的各處消息,端是面面俱到。 萬事皆是事過留痕,林如清自個兒許是個聰慧的,可他身邊蠢人太多,到底露了破綻、落入下乘。 等等!只有兩家? 這邊知府雖焦頭爛額,卻也從賈瑯話中察覺關鍵字眼。 險些跳出胸口的心這才慢慢和緩下來,他坐回椅子上,接過小紅遞來的文書細細研讀下來。 若只有兩家,又不牽扯甚么王公重臣,那此事便大有可為。 加之本就出身林家的永安縣主都不介意,又有眼前的榮國公世子作保。 這事兒不但能做、好辦,更甚之許是他立功的機會! 賈瑯細細端詳知府神色,見其面色放松不再愁眉緊鎖,便知此事已成了! 他冷眼瞧著,復又不斷摩挲起腕上纏繞的玉質流珠來。 這事成的簡單,只需切人蘇州知府脈門,便全不費功夫。 如知府這般人,雖飽讀圣賢書、到底膽小,為人中庸。 辦不了大事、卻也做不了甚么傷天害理的惡事。 他雖無能,卻還有一絲良知在。 還想為民辦一點實事,不愧對所學的圣賢之言。 但要他冒著生命危險去為國為民,這卻又是妄想了。 如今這梯子遞的是正正好,既能叫知府為國為民分憂,又不叫他傷筋動骨了去。 僅三日之后。 蘇州城外的一處莊子上,叫賈瑯等人找出了兩處貯藏私鹽的庫房。 如此,才算是物證俱全。 于是賈瑯起身一禮,對蘇州知府賀道。 “有此破私鹽之大功在手,便提前祝知府高升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