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帕提亞,羅馬在魏軍西征后數年,境內混戰,誕生了不少新政權。 地中海周邊,小亞細亞區域,情況變得和后世類似,出現了多個中小國家。 這些新建立的政權,反而對大魏有感激之心。 魏軍西征,擊潰了帕提亞,羅馬的統一政權,才讓他們有了獨立的機會。 而曹操西征傳播的恐怖,對這些國家的威懾力極強。 當得知大魏要進行國祭,地中海南岸的埃|及,北線的日耳曼人,粟特人。帕提亞以南的波利人,以北的阿蘭人…無數的國家,部族,不遠萬里的東行。 等待大祭籌備和各方來朝的時候,曹操叫來了曹昂,對他有諸多交代。 曹操執筆,親自畫出一幅疆域圖的邊界。 那是一個最理想的國境狀態。 其北側到貝加爾湖,又以外興安嶺,天山山脈,昆侖,喜馬拉雅山等為北面和西面的天然屏障,為內陸提供了良好的保護和農耕條件。 南側和東側,直達大洋,又以馬來,菲律,日國為外圍島鏈。 這些區域,彼此串聯,四面皆有天險為依托。 國境內部藏風聚氣,神韻內斂。 曹操親自給曹昂講解治國,守御等諸事,道: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西側都是我神州的主要威脅。” “可以用西域以外,貴霜原有的區域為屏障,把我大魏下轄的附庸族群,都放在這一區域。 讓他們彼此爭鋒,自行建立小型政權。” “我們應該做的是避免他們所在區域,出現大國,對我們產生威脅。” “簡單說,就是只要他們出現一統趨勢,我們就扶持小勢力,和大勢力抗衡,讓他們持續消耗,維持其地方平衡,盡量避免有大國出現。” “退一步說,如果我們內弱,不足以控制外部局勢,則可以用高原為屏,對內自守。” “西域往西的高原是個分界線。” “我們勢強時就控制局勢,若逢國弱內亂,則放棄西域以西無妨。” “這個理念,你要傳下去。 周圍非我族類的部族,為父都已清理了,能做的只有這么多。” “父皇是要走了嗎?” 曹昂對曹操未來的打算,有些預感。 “還不到走的時候,但朕先跟你交代好。” “父皇,兒想與您一起去。”曹昂眼眶泛紅。 曹操哈哈笑道:“你也不小了,要有擔當。朕出去逛逛,你留下把家看好。” “還有,既然已步入盛世,我大魏可以考慮往長安或洛陽遷都,具體往哪遷,你自己決定吧。” 等曹昂告退離開,曹操又傳召各方將校,文武逐一商談。 有些人是要帶走的,留下反而不放心。 他打天下的這些文武,曹昂壓不住。 如果勉強留下,有些人持功自傲,便是君臣相忌的局面。 一朝天子一朝臣。 許多君主打天下時用一套班底,得天下后,開始大肆殺戮功臣,主要原因便在此。 曹操要盡量避免這種情況出現。 他如果真要走,離開那天,許多人是要帶走的。 但另外一些可以留給曹昂,有中流砥柱,定鼎朝運的作用。 現在的大魏,有不少臣屬極具才略,可曹操并未重用,也有這方面的考慮。 曹昂繼位后大肆提拔這些人,就可以讓他們歸心。 這是曹操給曹昂留下的治政資源和伏筆。 曹操先招來典韋,許褚,問道: “過段時間,朕想去看一看天地之外。 過程或許會很兇險,成算不足。你二人是跟朕同去,還是留下護持我大魏。 要說真話,朕絕不怪罪。” 典韋和許褚,雙雙跪下。 “典韋自殺人滿門,被陛下招納收留起,就決定追隨陛下。” 許褚:“臣跟他一樣。” 典韋又道:“臣愿效忠陛下,百戰身死亦甘愿。” 許褚:“臣跟他一樣。” 典韋遲疑問道:“陛下,咱能帶一公一母兩頭驢過去不?萬一那邊沒有驢,它倆生了崽,且能吃一段時間。” 許褚想了想:“臣跟他不一樣……” 曹操打斷了這倆活寶:“你二人都有家世,與朕去,家人如何安置?” 典韋,許褚異口同聲:“陛下家里人最多,您怎么安置,我們跟您學。” 曹操啞然:“朕在等一個契機,大概還要數年,眼下并不著急,你們再考慮考慮。” “至于家眷,朕自有安排,成敗皆是天命。” 典韋,許褚有樣學樣:“那我倆也和陛下一樣。” 曹操又召見了老搭檔荀彧,趙云,張遼,黃忠,賈詡,郭嘉,戲志才,荀攸,程昱等一應文武。 有些人是要留下的,都帶走也不可能。 輪到賈主任,他下了老大的決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