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她不太確定是不是因為蘇言那首《海底》的關系,讓程瀟兒對于“海”這個之前不太在意的東西,突然有了一種其他的情感。 毫無疑問,那首《海底》,是程瀟兒開始真正了解蘇言的一首歌。 也可能是想要更加的了解他,之后蘇言提到要為程瀟兒寫歌的時候,程瀟兒同樣選擇了一首主題和“海”有關的歌。 雖然蘇言答應程瀟兒的歌還沒有寫出來,但是程瀟兒卻聽到了這首《大魚》。 大魚到底有多大,大魚又是什么,為什么叫大魚? 之前程瀟兒對于這些問題的答案還不是很確定的話,那么剛剛看完這部電影,她已然明白了很多。 大魚是鯤,鯤只存在神話世界,而現實里,能被叫做大魚的,大概就只有海里的鯨了吧? 程瀟兒不記得從哪里看過一首小詩。 詩是這樣寫的。 生于海,歸于海,長于海,隱于海,一鯨落萬物生,愿化為孤島的鯨,獨自孤獨。 那首詩的名字叫《一鯨落而萬物生》。 這樣的說法很有詩意,但并非杜撰的。 有個詞叫“鯨落”,指的是鯨魚死亡后,尸體慢慢下沉的現象,奇跡死亡后,其尸體可以供養一個以分解者為主的生態系統長達上百年,因此“鯨落”也被稱為深海生命的“綠洲”。 所以剛剛在看電影的時候,程瀟兒就在想。 蘇言的那首《海底》,好像和這個故事也有些契合。 只不過《海底》里,沉溺的當初的蘇言,一個人沉溺海底,不會有多么浪漫,也不會有作家為他寫詩,只是在世界失去了一個靈魂。 但鯨沉入海底,則會有更浪漫的故事。 《大魚海棠》里的大魚,自然是幸運的,它死之后,會有個掌管海棠的神為了復活它,獻出自己的生命,因此,電影的名字就叫《大魚海棠》。 但故事里還有個叫湫的,他也因為愛付出了很多,可他的名字卻不在這里。 網上許多人把程瀟兒和演唱這首歌的歌手做比較,這件事程瀟兒是知道的。 程瀟兒自覺寫不出那樣的歌,所以崇拜也好奇,到底是怎樣的人,有過怎樣的經歷,才能寫出這樣的歌曲。 其實比起電影,程瀟兒更喜歡這首歌。 因為比起電影里,椿、湫、鯤有些復雜的感情,這首歌似乎要純粹許多。 只不過這首歌歌詞,或者意境,程瀟兒還是有些半知半解。 她能確定的是,這首歌里只有椿和名為大魚的鯤,這樣的感情或許更純粹一些。 因為對這首歌復雜的情感,她甚至有種想要結識對方的沖動。 就在程瀟兒思考的時候,突然,整個大廳一片嘩然。 程瀟兒微微皺眉,繼續扭頭試圖尋找讓眾人不淡定的那個身影。 就在這個時候,程瀟兒腦袋一痛,同時她的身邊傳來一個熟悉的嗓音,“別找了,在這呢。” 程瀟兒扭過頭,就發現自己身邊那個熟悉的身影,已經在眾人驚訝的目光中,緩緩站起了身,走到了臺上。 蘇言??!! 程瀟兒就算腦子再遲鈍也終于開始意識到了什么! 難怪人家一部動漫電影的首映禮,要邀請蘇言。 以蘇言這么恐怖的創作水平,而且當時蘇言對這部電影的主題曲還很在意,蘇言會失敗? 之前看似不合理的地方,此時,都成了最好的解釋。 只是……現在程瀟兒唯一疑惑的點,就是聲線! 的確,蘇言的聲線比較多變,從最早的《追夢赤子心》,到之后的《北京東路的日子》,再到最后的《海底》。 可之前蘇言的聲線再變化,但卻明確的是男生的聲線啊,這首《大魚》又怎么解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