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將士們,我等身為大明的軍人,最怕的應該是不能為國家、百姓戰死沙場,而不是擔心自己的生死存亡。如今建奴肆虐,毀我家園、屠我百姓,正是我等報效國家、百姓之時……” 崇禎十一年冬,臘月十一清晨, 天才剛剛蒙蒙亮,位于北直隸鉅鹿縣賈莊的剿虜明軍大營,凜冽刺骨的寒風中,手提鑌鐵大關刀的盧象升,先是朝著四方將士深深一拜后,這才開始了最后的戰前動員。 臘月初十,為了不連累大名等地百姓,同時也不想落個逃離戰場之名,盧象升在拒絕了曾經任職的大名、廣平、順德三府父老讓他南下募兵、籌糧的請求后,帶著一萬兩千餓兵,靠著百姓自發送來的口糧饑一頓時飽一頓的進駐到了鉅鹿賈莊。 好在進駐賈莊之后,當地生員姚東照眼見大軍無以為食,慷慨捐助了七百斛糧食,暫時解了大軍斷糧的燃眉之急。 只不過七百斛糧食也支撐不了幾天,所以為了趕在糧盡前擊崩潰建奴,盧象升只能以劣勢兵力主動出擊。 當然,在此之前他也派人聯絡了就駐兵五十里外雞澤縣的高起潛部關寧軍,打算對建奴來個兩面夾擊。 “死戰報國,死戰報國!” 時間不長,隨著盧象升簡短的戰前動員結束,作為其督標營的天雄軍隨即便第一個高呼響應起來。 正所謂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作為盧象升親領的督標營,‘天雄軍’的兵員來源多為兄弟、朋友跟同族等親朋好友關系。再加上盧象升獨有的人格魅力,即便是在如今處于明顯的劣勢情形下,天雄軍的士氣也依然高昂。 “死戰報國,死戰報國……” 能夠在食不裹腹的情況下還跟著盧象升四處征戰而不崩潰,宣府軍、山西軍自然也不差。在天雄軍的引領下,死戰報國之聲頓時便在賈莊沖天而起! “全軍聽令,隨本督出營殺敵!” 眼見士氣已振,手中鑌鐵大關刀一揚,報著必死決心的盧象升已是一馬當先的朝著大營外縱馬馳去。 …… “豪格聽令,命你即刻率正藍旗進逼雞澤,提防高起潛的關寧軍!” 就在盧象升做著最后的戰前動員之時,鉅鹿城外建奴大營這邊,多爾袞也是同樣在調兵遣將。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