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湯和不確定道:“陛下的意思,殿下是想在地方給我們這些武將立碑立傳?讓地方百姓知道我們這些武將的事跡?借此來宣揚我大明的軍威跟激勵百姓入伍之心?” 朱元璋嘆氣道:“咱也不清楚,可能是吧。” “這都是老大搞出來的,咱又說不過,就只能由他了。” “這小子還挺不服氣,還總是在那一個勁說,就算大明武將再厲害,也需要宣傳,要是沒人宣傳,再厲害也沒人知道,他就這樣抱怨咱,覺得咱對武將不厚道,咱對你們不好。” “咱就納了悶了,咱對咱這幫老兄弟,不薄吧?” “要官給官,要錢給錢,什么賜婚、授爵,咱也一個不落,結果還被這一陣數落,咱是看明白了,咱這老大是翅膀硬了,不由咱這個爹了。” 朱元璋蹙著眉,半嘆氣的說著,但眉宇間滿是自得。 湯和白了朱元璋一眼。 他哪里聽不出朱元璋的好賴話。 分明是在夸。 湯和沉思了一下道:“殿下考慮的很周到,如今北方未平,所以武將還有一些影響力,但隨著我大明國力鼎盛,北方必定會不足為懼,而自古以來,話語權都在文人手里,而文人又大多喜歡搬弄是非,久而久之,天下百姓對武將就會生出偏見,到時武將的地位也會隨之一降再降。” “朝廷主動宣傳,卻能極大避免。” “我倒是覺得殿下考慮的很好,陛下說是文武并用,但很多時候就算面子話,根本就沒落到實處,我看吶,還是殿下考慮的實在,知道切中要害,我對殿下的主意贊成,要是朝中有人敢反對,臣一定第一時間替殿下說話。” 湯和揶揄了朱元璋兩句,對朱標的建議表示了贊同。 文武并用,不能只用在嘴上,還要用實際的行動做支撐,朱標要做的才是實在行動。 而且他不覺得有多少阻力。 現在朝堂本就是武將勢大,那些文官算得了什么,李善長也不會在這事上找沒趣,不過要是真這么簡單,只怕殿下不至于這么急忙將自己召回來了。 湯和暗暗留了一個心眼,他望向朱元璋,半裝愣道:“這是好事。” “朝中應該沒人敢反對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