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朝廷對當下的風氣人文是有看法的。” “不然不會花費這么大力氣,又是為天下歸納整理統一的教材,又是在京城頒布時政相關的報紙,又何嘗不是希望我等大明士人能敞開胸襟,去積極面對波瀾壯闊的天下。” “道不變,天下不變。” “非也。” “道一直在變,不變的只有腐朽跟沒落。” “在下不敢妄議陛下,但卻是對夏學士有所了解,夏學士自科舉之后,便一直致力于各種新興事物,據我所知的,已有廣為天下認同的‘蒸汽機’,還有‘棉襖’,在北方更有官私分明的郵局,而今又冒出了‘報紙’,還有‘新的統一教材’,就在下的粗鄙眼光看來,夏學士一直在推陳出新。” “在積極的將天下引領向好的一面,改善民生,讓天下真正歸于以人為本。” “而非是淪為空談!” “務實才是天下該有的態度。” 任亨泰撫掌稱贊道:“解老弟說的沒錯,務實才是根本,你們中很多人太過務虛了,讀了太多書,看似是滿腔道理,卻實則是大而無當,對人的主觀世界研究太深,卻是沒有深入體察到天下人情,天下的真正情況,紙上談兵、高談闊論,看似說的有理,實質一竅不通。” “我等讀書是為致仕天下。” “而今夏學士將天下長久的立足問題拋了出來,我等本應該靜心凝神,好好的去研究如何解決,而非是互相攻訐,甚至直接對這些看法反對,這豈非是本末倒置?倒因為果?” 任亨泰不斷搖頭。 他倒是對桌敬幾人沒太多看法,只是有些倚老賣老的,還是心中略有不快。 他們都是這幾年冒出的才人,都有才華在身,也自認不輸給他人,又豈會甘于為人‘倚老賣老’?若是當真有理,他倒也認,但直接說一堆‘自以為是’的話,他卻是不慣著。 何況還是他占優。 “任兄,你的意思?朝廷有意求變?”有士人開口詢問。 任亨泰再度搖頭,笑著道:“朝廷有無求變之心,恐只有朝堂官員才知道,我也不敢妄加揣測,但陛下的務實之心,早已天下皆知,不務實,而只務在言語,注定難得朝廷器重。” “不過從最近朝廷的變化來看,的確已有風向變動之嫌。” “朝廷有意將我等士子征召到朝廷,恐也是有意試探我等態度,以及借這些新編教材,來試探我等對天下之看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