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然這兩日細細端詳后,又發覺似有一些道理?!? “天下唯一不變的是變!” “變化橫亙古今?!? “縱觀歷史,有朝代因‘變’強,也有因‘變’弱,變本身其實并不怎么可怕,關鍵的是朝什么方向變,又帶著什么目的,以及想變成何樣,若是以天下為重的變,以求真務實為方向,以為天下開太平去變,這種變化,或許才是一個王朝真正鼎盛長久之根基?!? “在下眼下是認可這種務實之變的?!? “就實而言,最近兩年,天下的鹽政在不斷推陳出新,地方的道路也在不斷改善,百姓其實已漸漸安定,也給與了天下一個慢慢求變、尋變的契機?!? “在下以為,求真之變,務實之變,是天下渴求之變化。” “朝廷可沿著這個方向去前進?!? 卓敬朝朱標恭敬一禮,緩緩的回到自己原位。 他的心中并不平靜。 這一番話,他其實早就準備了,既然前兩天錯了,如今自要去糾錯,他沒有那么固執,更不會太高看自己,這個天下錯只能是臣子、臣民錯,朝廷、陛下還有殿下是不會錯的。 既然錯了,就當及時改正,以免錯上加錯。 至于被其他人奚落,他根本不在乎,大丈夫能屈能伸,相較于自己日后的仕途,及時的‘迷途知返’,未嘗不是對的,總比明知死路一條,還固執己見為好。 聽到卓敬的話,吳謙臉一下變了。 他沒有想到卓敬這么沒原則,之前還信誓旦旦說著,絕不會輕易改變觀點,結果轉頭就是另外一幅說辭,而且還搶在他前面,這讓吳謙心中別提多難受了。 吳謙也連忙道:“殿下,草民亦有同感?!? “變化本身無好壞,真正決定好壞的,只在于朝什么方向變,而大明自來推崇務實,因而大明求變,也只會朝著務實的方向變,從這幾年天下的情況看,這種變化是有利于天下的,也是實實在在為天下百姓謀了福祉?!? “只是變化需一步一個腳印,且不能好高騖遠,不然很容易偏離方向?!? “.” 吳謙同樣不甘落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