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亡國太子妃 第129節-《穿成亡國太子妃》
第(1/3)頁
一直到楚承稷離開,沈嬋都還有些沒回過神來。
馬車再次駛動時,沈嬋看著裹著銀緞披風坐在馬車對面的秦箏,眼神有些哀傷,嘴角卻緩緩翹起。
方才的問題,她心中已經有答案了。
這場亡國之禍,因她而起,卻害苦了兄長和阿箏姐姐。
如今阿箏姐姐過得好,她心愿已滿了一半。
第119章 亡國第一百一十九天
秦箏見沈嬋一直盯著自己,問:“怎么了?”
沈嬋搖搖頭,沉默片刻才道:“阿箏姐姐,有朝一日,我兄長若落到了你們手中,阿箏姐姐和殿下能不能……留他一命?”
秦箏和沈嬋祈求的目光對上,緩慢開口:“沈嬋,路都是你兄長自己選的。”
沈嬋凄苦一笑:“謝謝阿箏姐姐,我明白了。”
秦箏看著沈嬋落寞的樣子,心中微微觸動,道:“你也一樣,你的路,也該你自己選擇,別背負著不屬于你的愧疚過完這一輩子。”
沈嬋抬起頭看秦箏,眼底帶著不太明顯的希翼,苦笑著問:“秦鄉關一役,榮王和方氏為了逼我兄長跟沈家一起投靠李信,將我綁去李信營中贈與他為妾……兄長是為了我才害了五萬將士,我如何能不愧疚?”
秦箏聽她說起這些,大抵也明白了她心結所在,道:“殺人的是刀,但握刀的人才是元兇。你兄長當了那柄殺人的刀,這是他自己的選擇,也是他犯下的罪孽,無需辯駁。可真正該被譴責唾罵、為秦鄉關五萬冤魂贖罪的,不應該是設此毒計的李信和榮王夫婦嗎?”
沈嬋怔怔地看著秦箏,忽而以手掩面,眼淚大顆大顆往下砸。
這是自秦鄉關一戰后,頭一次有人同她說,真正的元兇是李信和榮王夫婦。
在此之前,所有人都把罪責推到了兄長身上,她知曉兄長是為了救她才步入這泥潭的,她也跟著愧疚、惶然,吃齋念佛,只為了求菩薩幫著超度秦鄉關那些枉死的將士,為兄長減輕罪孽。
可真正害死秦鄉關五萬將士的李信和榮王夫婦,卻像是隱退了一般,都沒人提及他們。
很長一段時間,沈嬋都懷疑自己:她覺得李信才是那個罪魁禍首,是不是私心里在為兄長開脫?
此刻聽秦箏也這么說,沈嬋努力想止住眼中的淚水,卻于事無補,她迫切地想尋求一個答案:“為什么……為什么所有人都只怪我兄長,卻無人提李信?”
秦箏微不可聞地嘆了口氣,李家在做了惡心事后隱身、操縱輿論這塊上,的確稱得上爐火純青。
客觀來講,秦鄉關五萬條人命這口鍋,沈彥之背得冤,但也不冤。
說他冤,是因為當初他也是被李信和榮王夫婦算計得死死的,壓根沒有退路。到最后,殺人的是李信,坐皇位的是李信,背負一切罵名的才是他。
說他不冤,則是羅小將軍和那五萬將士,的確是因為他出賣了軍情才喪命的。
這是一筆爛賬,到如今,已經很難算清了。
秦箏看著沈嬋凄苦的眼神,嘆道:“以李信的手段,怎么可能會讓世人知曉,他是聯合榮王夫婦把你扣在了帳中,才逼反的你兄長?”
在當時所有朝臣以及世人眼中,就是沈家和李信聯姻當了逆賊,沈彥之掌握軍情坑殺了秦鄉關五萬將士。
沈彥之已經被迫上了李信的賊船,沈家在李信那邊根基尚還不穩,他若把自己叛變的真相說出來,被怒火沖昏頭腦的朝臣不會信他、只會覺著他是在信口雌黃為自己辯駁;而此舉也會讓李信早早地提防沈彥之,再找機會除掉他。
沈彥之要想復仇,就只能隱忍下來,讓真相埋沒。
還有一個原因則是,比起外人的蠻橫侵略,自己人的背叛,才更是常人所不能容忍的,所以朝臣和百姓,罵得更多的依舊是沈彥之。
沈嬋聽了秦箏這番言論,覆著水澤的一雙眼里,閃過痛苦和恨意。
她和兄長這輩子,都叫李信和榮王夫婦的算計給毀了。
該說的秦箏都說了,接下來的這一路,她也沒再做聲。
抵達青州府,秦箏讓府上的婢子引著沈嬋去給她安排的院落時,沈嬋走出幾步,回過頭看著立在檐下、灑了一身暖黃燈籠光暈的秦箏,千言萬語涌至喉頭,最終只說了一聲“謝謝”。
第(1/3)頁